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写作指导 > 写作方法 > 写作指导:斟字酌句 咬文嚼字

写作指导:斟字酌句 咬文嚼字

写作方法 2020-11-20 16:01:42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贾岛。他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是描写一个老和尚夜晚回庙的情景,一共五个字"僧敲月下门"。为了写好这句诗,他思索了许久。原来他想写"僧推月下门",后来又觉得可以写"僧敲月下门"。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呢?他反复地比较,甚至出门骑在驴背上,也用手做"推门"和"敲门"的动作,细心体味。

有一次,他骑在驴背上做着"推"和"敲"的动作,潜心研究诗句。没想到迎面一队车马簇拥着以为京兆尹(官名)来了,直到跟前才发觉。他连忙向京兆尹道歉,说明自己没有顾得上让路的原因。京兆尹叫来韩愈(唐朝时一位有名的散文作家),韩愈没有怪罪贾岛,勒住马想了好久,说:"用'敲'字比用'推'字好。"并解释道,"敲"字声音响亮,更能生动地表达在静静的月夜,一个老僧回庙的情景。

贾岛接受了韩愈的建议,终于写成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绝句。

后来,人们把写文章的时候选择词句的工作,叫"推敲词句"了。

这种"推敲词句"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作家中不少。他们往往为了一句话、一个词,要反复推敲,斟字酌句。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苦心钻研的精神,努力把每一句话写好,努力把意思表达清楚。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每个句子又是由一个又一个词组成的。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座大楼,那么,词和句子就相当与砖和瓦。碎砖和破瓦是盖不起坚实美观的大楼来的。

我们练习作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写话"的能力,就是要学习把话写得通顺、简明、生动的本领。

有相当数量的小朋友在写话时,考虑不周,信手写来,结果造成一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太粗心"。

比如,一位小朋友在作文中写道:

"奶奶的生日要到了,我想送一样礼物给奶奶,表表我晚辈的一份孝心。送什么好呢?我猛然想起,奶奶的眼睛少了一个盒子。对了,我用自己的零用钱给奶奶买一个眼睛盒吧!"毫无疑问,小作者的用心是好的,由于粗心所致,把"眼镜"误写成"眼睛",闹了一个大笑话。难道你非要取下奶奶的眼睛放在盒子里不可?

你看到过78岁的孩子吗?你读到这里一定会说,笑话,哪有这么老迈的孩子?事实上,一个孩子确实写了这么一句话:

"毛毛是个78岁的孩子。"

显然,毛病就出在少了一个小小的标点上。小作者粗心又马虎,竟然在"7"和"8"之间漏了一个顿号。

以上举的是孩子在作文时犯的两个"低级错误"的例子。更多的是在说话、写话时考虑不够缜密,说话啰嗦,意思却又表达不清。

比如,有一个同学写了这么一句话:

"爷爷今年60岁,奶奶今年58岁,爸爸今年41岁,妈妈今年38岁,可是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听我的。"

你看,这一句话多啰嗦,听起来多费劲!再者,"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听我的",真如他所说还不乱套?如果改成这样,岂不简单明了、合乎情理:

"爷爷六十,奶奶五十八,爸爸、妈妈都是四十上下的人了,可是,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还得听听我的。"

单用一个"听",表示"服从";而"听听",则表示商量、征求意见的意思。相差一点点,表达的意思竟然会大相径庭。

用词不当,语意不清,必然会产生歧义,必然会影响正确意思的表达。请看下面一句话:

"寒假里,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

对这一句话,我们不妨来"咬一咬","嚼一嚼"。

一、"有幸",指机会难得,非常幸运。句子中的"有幸"能管住"我",而要管"爸爸",则有些牵强了。道理很简单,上海、杭州相距不甚远,爸爸去杭州的机会一定不少,因此,应将"有幸"一词置于"我"的后面较为贴切。

二、将"和"改成"随"或"跟"较好,借以说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三、从行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是在上海写这篇习作的,故不能用"来到",而须用"去"或者干脆删去"来"字。

四、到杭州去干什么?句子没有交代。别人读了就会产生疑问,如果去奔丧、扫墓,也算"有幸"?因此,后面该加"游览"一词。

这么一"咬文嚼字",就能辨别出一点味道来了。把原句改为:"寒假里,我有幸随爸爸到杭州游览。"意思不是明白多了吗?看似改一个字,添一个词,变换一下词序无关紧要,其实表达的意思却大相径庭呀!

有的句子看似无可挑剔,句子通顺,意思明白,然而,还得反复诵读,仔细推敲。

比如,有一位小朋友写了这么一个句子:

"我写的许多文章还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呢!"横看竖读,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修改的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斟字酌句、咬文嚼字看看吧。

一、"文章"都是写出来的,故"写"字可以删去。

二、"文章"的概念较大,领导人的政论、作家的小说,科学家的学术报告都属"文章",虽说,小学生写的也属"文章",但确切说,应是"习作"。

三、"发表"一般指的是较重要的、有一定分量的文章登在杂志或报纸上。小学生的作文被报刊或杂志选用,改为"刊登"为妥。

四、"许多"与"不少"意思差不多,将"许多"改为"不少",似谦虚一点。

如此一改,原句变成:"我的不少习作还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呢!"

怪不得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你看,删,还能删出好的文章来呢!

总之,作文之前,要缜密思考;作文之时,要一丝不苟;作文之后,还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写作指导:斟字酌句 咬文嚼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1-05 08:11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1-05 07:34

李白《望天门山》

12-10 05:44

李白《客中作》

12-09 14:41

李白《夜下征虏亭》

12-12 13:06

李白《早发白帝城》

12-10 04:45

李白《秋下荆门》

12-10 04:20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01-04 16:09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