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写作指导 > 写作方法 > 细描凤首话开头(上)_3000字

细描凤首话开头(上)_3000字

写作方法 2021-02-01 19:36:39

小引
好的作品常常以第一段(第一句)取胜。不少作家为寻觅合适的开头而煞费苦心。精彩的开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锤定音的,它常常对作品的基调,氛围,情境起定调作用。许多名着,无不以凤头取胜。
《三国演义》开篇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开头不仅为全书内容进行指向,同时也作为一句真理性的概括为后人所引证。
《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句是“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以这哲理性的开头统率全篇,真令人佩服。
《六国论》的“六国破灭,非是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任弼时同志二三事》的“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这些开头都引人入胜,启人心智。
作文开头方法很多,或紧扣题意,开宗明义;或欲扬先抑,引起波澜;或娓娓道来,解人疑窦;或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或抒情达意,放纵奔流;或描景状物,渲染气氛;或提供背景,纵横辐射……
方法点拨
“先规矩而后巧”,这里对议论文开头的写作“规矩”做一点探索,供同学们参考。一
一、正向切题法
1说明
所谓正向切题,就是作文的开头语同作文的中心论点保持同一方向,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做法是,论点是什么就说什么,不枝不蔓。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开头方法。优点是:开门见山,一语破的;切题快捷,观点明确。
2举例
例一
智慧大于力气
力气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穷的。做一件事,往往用力不能取得成功,用智慧却达到预想的目的。
例二
有感于中学生生活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实在太单调了,缺乏一种活力。我觉得,这种现状应该改变,中学生活需要一种开创性的活力,不能像公式一样。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材料型作文。下面是则材料,例三是阅读这则材料后,以正向切题法做的作文开头。
一个学生的学时计划表
5:00——6:15起床,洗漱,学外语
6:15——7:00吃早饭,上学
7:00——11:30早自习,四节课
11:30——13:00午休
13:00——14:40两节课
15:00——17:00自习,完成作业
17:00——18:30晚饭
18:30——22:00晚自习,复习功课
例三
投石荡开水中天
看了此表,我觉得它比较真实地反映出现在中学生那种只问学习,不问其余的生活。这种生活像一潭死水,很不适应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需要,是应该投石一荡,对其加以改革的时候了。
3分析
例一和例二都是直截了当提出论点;例三先说“读”,紧接着就提出论点,对材料内容不做任何复述。
4练习
请用正向切题法,做出下列文题的开头
(一)祸患常积于忽微
(二)谈“竞争”
(三)读《卖油翁》有感
二、反向切题法
1说明
作文时,常常有这种情况:自己要论证的观点与传统的、一般人的观点相对或相反,而那些观点从某个角度说又没有错。为了不引起误解,作文开头先“反向”肯定那些观点,然后再回头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反向切题。
这是一种“反弹琵琶”的开头方法,常用来写感受独特,具有“反弹琵琶”新意的作文开头。优点是:开场圆满,滴水不漏。
2举例
例一
失败与成功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话有道理,但反过来说:成功乃失败之母,在某种情况下,却同样也不错。
例二
过犹不及
有人以为当前的改革大敌之一乃是祖传的“中庸之道”,即“不为福先,不为祸始”,不前不后,不死不活。这意见是不错的。然而还有一种祖传的毛病也不容忽视,那就是走极端。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材料型作文。下面是一则材料,例三是阅读这则材料后,以反向切题法做的作文开头。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之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则十倍。
例三
不待扬鞭自奋蹄
一个单位的领导,不能发现自己手下的人才,这种情况着实可悲。但是再一想,一个有才能的人,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挥特长,将其才干自我表现出来,使别人因了解自己而任用自己,只是“三旦立于市”地等待别人的发现,这种情况不也是同样可悲吗?
3分析
例一的题目限定了议论的范围,一般人很容易想到“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此文却“反弹琵琶”确定了“成功乃失败之母”这个与前句相反的论点,要论证“成功后骄傲,也会导致失败”这样一个观点。但这并不是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个观点错误,为消除误解,不遗漏洞,先“反向”肯定“失败乃成功之母”,然后回头提出自己的观点。例二论点是反对走极端,为了消除“反对走极端,那就走中庸之道”的误解,先“反向”肯定改革中庸的做法正确,再回头提出自己要论证的论点。例三根据材料,以反向切题法提出论点,不复述材料。
4练习
请用反向切题法做出下列文题的开头。
(一)重理莫轻文
(二)文凭与学识
(三)回忆《滥竽充数》的故事,以“谁是滥竽”为题,写出作文开头。
三、设喻切题法
1说明
设喻切题就是作文开头先叙述一个故事、寓言或者是笑话,做为譬喻,然后从譬喻中引出或总结出要论证的中心论点。
用这种方法开头,优点是:观点的提出顺理成章,论点未经正式论证已有立足的根基。但叙述要简要概括,能说明问题即可,不能有言必叙,甚或写成一篇小记叙文,以至影响论证。
2举例
例一
不逐春风上下狂
明人刘基所写的《郁离子》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学做雨具,三年后手艺成而天大旱,雨具没人要;于是改做桔槔(一种汲水工具)。三年后手艺成而天大雨,桔槔又没人要了,于是他又回头来再做雨具。不久,农民蜂起造反,大家改穿戎服,很少用雨具的,他想再改行造武器,可是已经老了。
这个故事说明:做事最忌三心二意,随波逐流。
例二
欲速则不达
有个《揠苗助长》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嫌田里禾苗长得慢,就一棵一棵的拔高一点,结果禾苗不但没长高,反而枯死了。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事失其规律,欲速反而不达。
有些材料型作文,也可以用设喻切题法开头。下面是一则材料,例三是根据这则材料,以设喻切题法做的开头。
单调的电视节目
春节以来,某电视台连续一个月播放省级电视台春节联欢节目,开始观众反映较好;看多了便不以为然;到后来,看得腻了,甚至产生了反感。
例三
看电视与“喝鲜汤”
看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电视节目,我想起了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所写的一则寓言:一个叫桀米扬的人,做汤鲜美无比,受到客人好评。一次他又用拿手好汤招待客人,在他的力劝下,客人把汤直灌到嗓子眼,可这位桀米扬先生还是无休止地劝客人再喝一盆,客人吓得只好逃走。现在的电视节目与这则寓言有些相似。我觉得,做事情,即使是好事情,也要做的适当,见好即收。否则,过犹不及。
用设喻切题法开头,需要注意的是:设喻要恰当,从譬喻中要能够引出或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不能牵强附会,为设喻而设喻。请看下面的作文开头:
例四
积累以成学
东汉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陈蕃的少年,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质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问的好!没有一屋哪有天下,不积累点滴知识,也就不能成就学问。
3分析
例一与例二都是先叙述一则寓言故事,即设喻,然后从中总结出要论证的中心论点;例三属一事一议,但开头并未对事情加以明确叙述,点一句后即设喻,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例四的设喻内容与论点,看似一致,其实不然。“扫一屋”与“扫天下”实是“小事与大事”的关系,而不是说积累了“扫一屋”就能逐渐达到“扫天下”,所以,从此来喻积累,实属牵强。
4练习
请用设喻切题法写出下列文题的开头:
(一)响鼓也要重锤敲
5参考例文:
宋人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儿童时代写诗名扬县城,于是,他的父亲每天拉他周游混饭而不使之学,少年时代开始显得平凡,到了青年时代就“泯然众人矣”。这篇文章向人们揭示一个哲理:天资聪慧的人,也要勤奋努力,响鼓也要重锤敲。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细描凤首话开头(上)_30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1-05 04:50

李白《长门怨二首》

01-17 10:45

李白《哭晁卿衡》

01-14 15:51

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01-17 08:30

刘眘虚《阙题》

01-17 09:52

王湾《次北固山下》

01-17 12:01

崔颢《黄鹤楼》

01-18 22:20

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

01-18 17:15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