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写作指导 > 写作方法 > 增强时代意识纵笔指点江山_3000字

增强时代意识纵笔指点江山_3000字

写作方法 2021-01-31 13:31:32

小引
所谓时代意识,是指对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思想观点、时代口号以及当前社会潮流动向、现状情形、发展趋势的了解。
文章立意高,就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确定写作中心,选择写作角度,观察分析问题;选取的事例又必须有时代的典型性,也就是说所写的文章要有强烈的时代感。
时代感来源于作者强烈的时代意识。
作者的视野进入不同层次的时代生活领域,通过把握时代趋向来审视社会生活的变化,通过身边的“一粒沙子、一滴海水”,去发现整个时代和世界。
“一粒沙里看世界”,这“看”就应从战略家、政治家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分析现实、预见未来;能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超越所命题目、所给材料的表象,把握其深刻的含义,由此及彼,引申发挥,畅想无穷。找出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炼出与时代合拍的新颖独特、发人深省的见解,写出社会需要的令人关切、深思的文章。
高考作文从命题上说,力求避开所谓的社会热点,但对考生的作文来说,无论是考试要求,还是阅卷人员的心态,都把作文的现代感、时代性和生活化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学生不关心社会,冷落政治,远离生活,等于堵塞了写作的源头活水,这样就很难写出有时代感的文章来的。
方法点拨
1、多读时文;
a.节日或国家重大会议的社论、评论及理论文章;
b.针对现实生活有感而发的杂文;
c.新人新风尚的报导、通讯和人物专访。
2、关注影视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提供生活空间、开阔认知视野,提高分析水平)
3、开设知识信息专题小讲座
政治经济形势、科技革新成果、科技兴国战略、民族传统美德、西方科技文化……(资料综合归纳)
4、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5、召开专题辩论会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所有的这一切都能把我们学生的目光从校园、课堂、作业中引出来,投向社会、现实、人生,从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具有时代感的血性文章来。
教师例文(一)
出国“取经”是非辨
徐思明
盛唐时期,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已载史册。而当今时代,官员出国考察﹑培训去“取经”,且已成了热点。有资料说,从1999年至今,单北京地区就有400多名处级以上的官员出国接受培训,而出国考察的官员则更多。的确,过去由于迂腐﹑僵化的“姓社姓资”等思想意识的作祟,妄自尊大﹑闭关锁国,吃了大亏。现在思想解放了,官员到国外“取经”,从发达国家那里找借鉴,洋为中用,何乐而不为?
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出国“取经”者如是本专业的行家,那么对口一看﹑一听,“门道”也能估摸出了大半。再者,如能结合国内实际细细揣摩之,“真经”不就取到手了?这不,国内不少单位就是通过派员出国考察﹑培训,工作引发了新思路,或引进管理经验,或购买设备器械,或聘来技术人员,“真经”起了大作用,经营管理因此也就打开了新局面,因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但无庸讳言,确实也有些官员之所以被派出国“取经”,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到的,就是面临退居二线前照顾到的,更有甚者是千方百计找名目“搭车”上的……这些无论专业知识还是业务水准跟出国“取经”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往往把自己能出国当作抬高身价﹑享受福利的一条捷径,所以除了游览一番异国风光﹑享用几顿西式美餐﹑采购几件便宜洋货之外,回国后大抵就只能说几句不明不白﹑不痛不痒的“官话”了。记得前几年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既是世界着名风景区又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巴西伊泰普水电站,不欢迎中国官方代表团前去参观考察。为什么?巴西方面的解释是:这几年来,近百个中国官方的代表团来此观光者,真正懂技术的少,能促进双方经济技术合作的人数则少之又少……
鄙人没有开过洋荤,因而脑袋总转不过这个弯子:国家花了这么一大笔外汇,难道就是让这些不学无术之人去游山玩水的?行文至此,不禁使人想起当年慈禧太后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等五大臣分赴西洋各国考察政治的一段历史来了。其实,此五人对民主宪政改革不是一知半解,就是一窍不通,甚至是根本抵触,他们到了国外就根本摸不到什么“门道”,只能去看山水﹑受洋礼﹑买洋货,其他则一无所获。鉴古观今,读史明志。2004年8月31日《中国青年报》上有篇题为《一些官员以奥运名义出国“考察”》的文章说,有一个签证期为4天的官方考察团,据称每人费用竟高达17万元人民币,令人咋舌!由此而论,如让那些只会“看热闹”的外行出国考察﹑培训去“取经”,那除了白白糜费国家的银子之外,剩下的就只能引发官员的腐败了。
出国“取经”,实行“拿来主义”,使人类进步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事业伟大辉煌,定会青史留名﹑名扬千载!但是,出国“取经”如果没有明确的考察目的﹑具体的培训课程和会“看门道”的专业水准,这怎么行呢?为此,有的部门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洋为中用,振兴事业,已对出国“取经”作出了具体规定:“取经”者出国前要通过资格审查,归国后定时写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考察报告或培训论文,交有关部门审核;如果只是游山玩水﹑不能求取“真经”,则自己掏腰包埋单!显然,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国家的外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让只会“看热闹”的外行出国“时髦消费”﹑肆意挥霍,咱纳税的老百姓心疼啊!
(注)文中讲的巴西不欢迎中国官方代表团考察一事,引自1997年10月14日《杂文报》。
(摘自《中国石化报》)
教师例文(二)
髀肉症·富贵病及其它
徐思明
易中天先生掀起的“品三国”热潮,可谓是当今文坛一景,正吸引着万千眼球。笔者也不甘寂寞,闲来随手便翻起那本已多时不动的《三国演义》,算是凑个热闹吧。常言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当读到刘备因患髀肉症而放悲声这一章节时,联想到某些眼前之事,竟然也生出了一点感慨来……
话说那“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关张”的刘备,中原兵败后投奔了刘表。谁知,一晃就是数年。一日,和刘表闲坐间如厕时见髀肉复生,他不禁潸然泪下。刘表问其故,刘备感叹道,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之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在马背上东征西伐,使得大腿上赘肉消失,而清闲舒适后反倒患上了髀肉症,一代枭雄怎能不为之悲怆?当然,刘备欲建之功业属何性质.,历史早有定论.,故不饶舌。但单看刘氏能够不被暂时的安逸所陶醉,见髀肉复生而自警,则确是值得借鉴而深思之的。
几年前,某市一家医院体检中心曾首次披露的该市机关干部体检结果显示,有四成机关干部患有各种富贵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占18.23%,高血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患者占23.18%,脂肪肝﹑转氨酶增高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占23.94%……如此多的机关干部患富贵病,怎能不令人百感交集﹑忧从中来?
当然,人食五谷生百病,机关干部又怎能例外?说实在的,机关工作之辛苦非比一般。汇报材料﹑会议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总结,件件全需张罗;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疏通渠道﹑协调关系,事事都得落实。送落日﹑迎朝霞,宵衣旰食,百事操劳,工作之累自不待言。须知,我们的干部毕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哪能没有个头痛脑热﹑气急神伤的?不过,这显然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而已。
医学常识告诉我们,高糖﹑高脂﹑脂肪肝等固然与公务繁忙﹑缺乏锻炼有关,但跟应酬过多﹑营养过剩似乎关系更大。国人素来崇尚“貌虽瘦而天下肥”的古训的,你看为政者忧以天下﹑枵腹从公,富贵病轻易哪能犯得起来?可时下却有消息告诉我们,全国每年公款吃喝要花去1000多亿。有的干部信奉的就是“一不怕吃,二不怕喝”,今天上这个酒家为检查组接风洗尘,明天进那座饭庄和参观团联谊畅饮。生猛海鲜,觥筹交错,长此以往,富贵病怎能不自动找上门来呢?
想那身患髀肉症的刘备,为了自己的家业,尚能翻然悔悟﹑自警自律,故今天身富贵病的干部就不应该因之而一蹶不振﹑丧失了根治信心。因为我们的伟大事业,纵有千万个刘备也休想比得!不过,如要彻底根治富贵病,单是服用膏丹丸散恐怕是不行的。人们常说,闲逸好比醋酸,能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犹如烈酒,能燃起意志的火花。窃以为,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干部必须坚持两个“务必”,抛弃从办公桌到酒宴桌的安逸﹑享乐作风,或像河南兰考县的人民公仆焦裕禄,或像海南东方市的“草帽书记”黄成模,视民众为衣食父母,迈开双脚到民众中去,为建设和谐社会而鞠躬尽瘁﹑勤奋开拓。这样一来,不仅你个人的富贵病能得到彻底根治,而且党的执政为民的宗旨亦可落到实处矣。
(注)第3段中关干部体检的文字摘自2002年12月20日的《服务导报》。
(摘自《中国石油报》)实践操作
作文题:
近年,神州大地刮起了一股背诵中国古文的春风。电视台有朗诵专场,出版社出版了不少中国古诗文的集子,新编的中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很多规定背诵的古诗古文,高考试卷中有默写名言警句的试题。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响应,掀起背诵古诗文的热潮。
可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古诗文是古人写的,思想陈旧,文字古奥,同四化建设不沾边,同创造性思维不搭界,完全没有必要去啃这些老古董。你的想法如何?请以此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学生习作
我和古诗文同行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常被逼着背唐人的名诗名句;一背不出来,父母便不客气的一拍桌子:“你心放到哪儿去了?背!”我被父母那凶神恶煞的脸给吓呆了,但泪只能往心里流——“不准哭!背!”母亲的竹板“啪”的一声摔在桌子上。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多么恨李白、杜甫,甚至还“恨”屋及乌,“为什么?焚书坑儒为什么不发生在现在?”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本能的对古诗文表示反感——“我永远也不要再看见你们!”
上初中了,与我打交道的只有那么几个朋友——土气的语老头,洋气的英小姐,神秘的理先生。或许是由于语文功底厚的缘故吧,我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在班上,不,在全校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回,我可爱屋及乌了,对文言文也特别感兴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记得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带着微笑面对着使我无数次难堪的“老仇人”。不,对不起,应该是“老朋友”。有了初一,就有十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带者一泻千里的狂潮,我一股脑儿地扎进了古诗词,像书虫那样咬文嚼字。望着儿时留下的痕迹,我的心猛地一酸,眼泪如同滂沱大雨般刷刷而下。《唐诗三百首》早已成了老鼠的肚中食,《民间诗词》也被蛀虫咬得千疮百孔……面对这“惨不忍睹”的情景,我无奈地摇摇头,喃喃地自言自语:“我爱你们,真的,百分之百地爱你们……”——平生第一次,我对诗文说出了藏在心底很久的话。
岁月无情,我带着对童年的无限留恋步入了高中。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当然无暇顾及那些“老相识”了;不过“有缘千里来相会”,想不到我不仅有机会去接受“旧雨”的滋润,还有机会去接受“新知”的陶冶。“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我大声地吟诵着,沉醉于古人的精华词句中,“敝帏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我又沉溺于先圣先贤们的治家之道中了……
“装作漠不关心,不愿想起你……告诉我星空在哪头,那里是否有尽头……让你知道我爱你。”我默默唱着《星语心愿》,祝福着你——古诗文!你听到了吗?我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点评
上文为一篇话题习作,请同学们作点比较,或许对自己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有所提高,从而使作文多些大气、书卷气。这我们不正是做老师的希望之所在吗?
写作情况分析
以学习古诗文为话题作文,这不仅涉及到了当前语文学习的热点,也是学生做学问的重点,话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深刻的时代意义。
首先,这里边还是有个认识问题。2002年2月27日的《北京晚报》有则报道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一项对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城市14—18岁的1065名青少年进行的有关中华历史文化知识的调查测试显示,按满分100分计算,被测试者平均分仅为27.69分,及格率为1.5%……发达地区的青少年,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竟如此贫乏,遑论偏远的农村、工矿区的青少年了。殊不知,民族文化乃是我们生存之根。
从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写作只堆砌材料,引一句古诗文,作点解释,再引一句再解释,反复几次,拉扯成文,缺乏自己的见解,显不出其阅读古诗文的深切体悟。这种文章,我们称之谓“低幼化”之作。这种“低幼化”之作,既无行文的层次,又无立意的深度,自然更谈不上什么大气、书卷气了。
造成这种“低幼化”的原因,虽有写作技巧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由于阅读积累不够。“人不涉学,犹心之聋盲”。不少学生熟悉的是乾隆大帝的风流韵事、还珠格格的癫狂骂俏、F4的媚俗搞笑,至于阅读经典的心气则荡然无存。要不是高考,他(她)才不会碰唐诗宋词汉文章这些老古董。
“快餐文化”虽能充一时之饥,然而经常食用难免会营养不良。不是缺铁缺钙,就是缺维生素A、B、C、D……“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多读经典,才不仅能写出高质兼美的文章,而且还能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操。尽管,《诗经》《楚辞》兑不到美元英镑,《论语》《孟子》换不来轿车洋房,《史记》《汉书》里没有网络、基因和激光,可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君不闻,唇亡则齿寒,根断则身亡呀!
建设和谐社会,明荣知耻,我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是万万不能断的。这不是个大是大非的热点问题吗?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增强时代意识纵笔指点江山_30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刘长卿《余干旅舍》

01-06 11:57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01-04 23:14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1-19 03:55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

10-30 08:08

李白《临路歌》

01-05 08:16

李白《赠孟浩然》

11-23 02:02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11-18 02:20

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12-27 19:06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