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写作指导 > 写作方法 > 玩物推理:写作的别有洞天_3000字

玩物推理:写作的别有洞天_3000字

写作方法 2021-01-31 13:32:44

小引
我们“玩物”的时候,若能仔细揣摩其中的奥妙,并有意识的联系起社会、人生,以事物之理论来推导人世之道理,把它诉诸于笔端,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创新作文中的“玩物推理”法。
运用这种方法,写作者首先要能比较准确的把握“物理”与“道理”之间的相通之处。其次,所“玩”的“物”要为大家所熟悉,不可用太多行语或专业术语。再次,写作时,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韵味或许更好些。
学生作文
弈棋人生
下棋的人都知道“落子无悔”这四个字,这是棋盘的规则,也是人生的规则。做了,便是做了,你就要为你自己的事情负责,就像你下棋时因一着不慎而落入重围,你也不能怎么办,要么举手投降,要么奋力拚杀。所以,人不要后悔,因为再后悔也于事无补。
每一个人下棋都想赢,但你总不能找一个差你一大截的人来比试高低。赢了,别说不光彩,也没意思。我们不要企望自己一帆风顺,人生的坎坷就像弈中的对手,处处有险境,这才有趣,否则,就像一张白纸,索然无味。下这样的棋,即便是输了,也没有什么,因为你已经获得了快乐。
下棋要认真,做人也要认真。认真就是诚实,不能使诈,宁可向对方拱着手,底气十足的甘拜下风,也不要做贼心虚的赢。
棋中的卒是很勇敢的——只进不退,就像我们的人生道路。
我的棋艺不佳,和我爸爸下棋的时候,我最不会使用卒子,经常放在那儿没用,白白让人吃掉。有时候,人生路上,进也是死,退也是死,站在那儿是等死,还不如死得轰轰烈烈。虽然都是死,但轰轰烈烈可以产生社会影响,或者提醒世人,或者给世人以好处。也许,还会因为自己的勇敢,生命会有好的转机,虽然我们一般不会坐着等死,但有的人会主动退着找死。
有时我也想,为什么要赢那盘棋?也许赢了棋,那些士兵、军官就能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了。但有些人下棋,最喜欢东杀一下、西打一片,仿佛只要看着对方的兵马一个个拜倒在自己手上就很过瘾似的。其实,人人都有家,人人都想家,能赢便都赢了吧,现在我们不是在提倡双赢吗?虽然棋盘上难得出现这种情况,但像某些人总是以滥杀无辜为乐总该不对吧?
下棋还讲究“观棋不语真君子”。棋,是要靠自己下,路更要自己走出来的。我们都希望靠自己的实力来赢棋。如果步步都要别人提点,那还不如主动让贤。不要老想躲在别人的羽翼下,寻求庇护。自己翱翔蓝天,和被绳子牵着走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虽然被绳子套着很安全,但谁也无法预知哪天绳子会折断,会重心不稳而摔倒在地。这一点中国的父母却不谙此道,先是尽情呵护子女,再精心照顾孙子孙女,他们的“革命道路”任重而道远,不知哪里才是个尽头啊!
我们老是在看别人下棋,同时自己也在下着棋。人们不是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作为旁观者,我们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看到一幅幅纯正的画面,而当局者往往一门子心事想这想那,迷糊了双眼。正因为我们每人都下着棋,所以才感觉到人生是这么复杂。不过,复杂也好,复杂也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富有,就像有些池塘清澈见底,而有些池塘有水草、有鱼,还有石头藏在泥土里一样。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其实人生也如棋,不仅如此,人生或许还像许许多多可知或不可知的东西,关键的是你应该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此文作者系常州市一中学生)
点评
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棋盘的规则、弈棋者的心态以及观棋者的常规等等作了仔细、深入地思考,由弈棋折射到人生社会。认真的人生态度、只进不退的人生道路、和平与战争的选择、呵护与溺爱的思考、清白与迷糊的距离、复杂与单纯的内涵等等都尽收于这短短的一千字中,自然、含蓄。
老师例文(一)
耕余爱学烂柯人
徐思明
站讲台教书,人称之为“舌耕”。舌耕之余,我爱观棋,围棋、象棋或弹珠棋,以尽“柯烂不知归”之棋兴。
纹枰较劲,盘中鏖战,手谈切磋,奥妙无穷。老赵跳马暗藏杀机,小钱出车咄咄逼人,双方俨如三军统帅,调兵遣将,落子频频。作为旁观者,跟三五棋迷挤在一堆或站或坐﹑或躬或蹲,一见棋战成胶着状,我便忘了“观棋不语”之古训,或指指点点,或越俎代庖,似乎是个沙场巨擘,结果引来的常常是一阵哄笑之声。不过,通常情况只是体验一下“君自局中能斗智”的意境,因素不善弈,故只好“我方纸上去谈兵”了。
有人说,人事如棋局,不着者便是高手。对这种消极避世之见,我是不敢苟同的。某日观罢一局,脑中突发“灵感”,便与一棋友神侃起来。我说,世局不妨当作棋局看,当领导者更需善弈,才能拓宽思路﹑把握全局,不用“绊腿马”,不畏“当头炮”,重用“过河卒”!棋友则正色道:“棋局小天地,可以烛照人。在棋局中看到滚滚横财的必是赌徒,看出阴阳玄机的乃是方外人,看透世界本源的则是高人。但这‘看透’,你说容易吗?”当侃到围棋的“宁失一子,不失一先”时,棋友说道,这“先”就是主动权,是机遇,断不可失!我点头称道不已。其实,干任何一件事何尝不是如此呢?失去了主动权则满盘皆输。虽苏东坡认为“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但以我之见,失败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
有时独坐陋室,无法观棋、侃棋,亦不会像有“东方电脑”之称的柳大华那样下盲棋,我只好翻棋书棋谱,读棋坛掌故,思人生哲理,以求一乐。北宋君王赵匡胤赌棋输了华山,明朝皇帝朱元璋输了“胜棋楼”,六一居士欧阳修嗜棋如命……这自然都是些老话了,不说也罢。不过,“胜棋楼”前的那副“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的楹联,倒还是很值得一读的。然而,最令人倾心的则是共和国开国元勋陈毅说的“棋虽小道,风格最尊”的名言,故常常学习揣摩之。人生如棋局,充满了竞争,所以更应讲棋品、讲风格,这是万万游戏不得的!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是我钦佩的人物,可对此公之棋品却常有腹诽,因为弈棋时,他见“棋势将败,辄以手乱局”。试想,人生这盘只有一次性抉择的棋局走至关键处,倘见大势不妙,有人也像他王荆公那样“以手乱局”,抛风格﹑品性于九霄云外,这岂不乱套了?相较而论,看来还是东坡先生的“胜固可喜,败亦欣然”显得有派得多了。
观棋、神侃、思哲理,耕余学做烂柯人,真乃“棋”乐无穷也。
(摘自《德育报》)
老师例文(二)
家有宜兴紫砂壶
徐思明
景瓷﹑宜陶制成的茶具,向为国人所称道。
我家就有一把仿古紫砂壶,玲珑小巧﹑十分典雅。壶体仿南瓜造型,一侧镌刻“宜兴紫砂名壶”字样,另一侧则是3朵吐艳梅花;壶盖上凸印2片竹叶,与竹节状的壶把巧妙搭配。“岁寒三友”有其二,韵味足矣。它虽不比价值连城的供春壶﹑曼生壶,而只是一把无品无级的仿制品,但是我却视之如拱璧,珍之爱之。
十几年前,将读高三的老大慧儿被评为江苏油田三好学生,参加夏令营,途经宜兴,购得此壶。回家时,慧儿对我说:“爸爸教书辛苦,可用此壶泡杯清茶,润润喉咙。”多懂事的孩子呀,第一次单身出门,仍惦记着教书的老父亲!自此,或讲课之余,或读报间隙,或笔耕小憩,我常常自斟自饮,以求一乐。“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人世间的风霜雨雪,红尘中的奔波劳累,心底里的寂寞烦恼,全被这一壶香茗驱之尽矣。
古人以“浅茶满酒”为敬客之道,民间就有“茶满欺客”的说法。然而,我却不以为然。每有客人造访,我总劝其痛快满饮。有友人笑道:“你不记得《红楼梦》中妙玉‘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三杯为饮驴’的高论了?”“什么高论?十足怪论!”我一边用紫砂壶给友人倒茶,一边神侃起来:“品茶如抚琴,既可以是情意缠绵的《阳关三叠》,又可以是铁马金戈的《十面埋伏》。你看,和茶圣陆羽同时代的诗人卢仝就因豪情壮饮‘七大碗茶’而扬名于世,苏东坡因而为之赋诗赞叹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言罢,我咕咚咕咚三杯下肚,与友人相视而笑……
文人雅士饮茶讲究的是茶境,说什么“茶如隐士,酒如豪客;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可是,“打开家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毕竟只属家常事。像我这等凡夫俗子,身居斗室,只求淡饭充饥,粗茶解渴而已。不过,茶属国饮,学问确实博大精深,故世人就有“茶文化”的说法。武夷的功夫茶,四川的盖碗茶,江南的元宝茶,云南大理的三道茶……细细探究起来,不都能找到其深深的文化之根吗?上海紫砂壶收藏名家唐云有“一壶天地小于瓜”的诗句,很值得玩味。试想,在这小小紫砂壶中,若条件许可,你或泡杭州“龙井”,或沏湘西“毛尖”,或煮庐山“云雾”……这大半个中国不就全装进去了?
家有宜兴紫砂壶,生活便增添了无穷乐趣。古今饮茶诗话,中外饮茶习俗,四方饮茶礼仪,凡是和“茶”字沾边的文字,合家搜之集之,而这竟成了我家打开家门的“第八件事”了。每当夜深人静,我或改完作业备好课,或写罢文章誊清稿,妻子把泡好茶的紫砂壶端到了我的案头。那古朴浑厚的壶身暖暖的,像有生命似的,和我相依相伴。把玩这紫砂茶壶,不禁陷入沉思。我忽然想起《茶经》上那句“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话来,顿觉这数千年的饮茶情结,就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想到此,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样一句诗: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摘自《中国石化报》)
结束语
人们总说“玩物丧志”,殊不知,玩中学问万千。如果玩得有度,“玩物”就可以长志;如果玩得有趣,“玩物”就可以增智。
联系到写作,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种草养花;无论是驰骋球场,还是铁饼标枪,如能细细揣摩,何尝不能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呢?
记得袁枚有诗云:“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我师。夕阳芳草无情物,能解都为绝妙辞。”这意思是说,“玩物”能“解”物,写绝妙之文是不难的。这不,看电视玩遥控器,有人悟出了这样的哲理:“它能控制别人,却也离不开别人的控制。”也有人悟出了那样的哲理:“一旦失去了别人的遥控,它便变得没有任何意义。”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琴棋书画、芳草鲜花是没有思想、感情的,所谓“物的哲理”实际上是“人的哲理”、“人的精神”。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提炼哲理。我们这里所说的提炼,就是要把“玩物”时感悟到的灵感、智慧火花和闪光点,进行归类和整理,实施整合和综合,从而达到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
抓住所玩之物的“特征”,联系社会和人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这大抵就是玩物推理写作的一条规律。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玩物推理:写作的别有洞天_30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12-27 19:06

李白《赠汪伦》

12-17 18:47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01-06 13:19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14 07:16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01-07 20:01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01-07 05:56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01-06 15:39

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12-19 08:50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