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德国_3000字

德国_3000字

一年级作文 2023-07-03 00:52:13

日耳曼部落及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北欧铜器时代(西元前17至前5世纪)或者最晚是前罗马铁器时代(西元前5~4世纪至西元前1世纪)。西元前1世纪,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日耳曼地区,该地区约为莱茵河至乌拉尔山脉之间,西元9年时,谢鲁斯克部落主阿尔米尼乌斯击败了由瓦卢斯领导的三个罗马军团,使奥古斯都放弃将罗马帝国边界扩张至易北河的意图。塔西佗于西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亚志时,日耳曼部落已在莱茵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据了现今德国的大部分地区,而奥地利、巴伐利亚南部及莱茵兰西部则为罗马帝国所管辖。

3世纪时,出现许多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兰克人、夏登人、撒克逊人、图灵吉人等。日耳曼人约于西元260年进入罗马帝国控制地区。匈人于375年西移至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后,罗马帝国势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进一步向西南方迁移,同时,今日德国境内出现了较大的部落取代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区大片土地(即墨洛温王朝时所称的奥斯特拉西亚一带)为法兰克人所占领,而北部则为萨克森人及斯拉夫人所统治。

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大帝于800年圣诞节于罗马接受教宗利奥三世加冕,并建立卡洛林帝国,后于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分裂,分裂后出现的东法兰克王国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雏型,领土北至艾德河,南达地中海。在奥托王朝(919年-1024年)统治期间,由各公国推举间推举共主,王位虽非世袭,但仍多为父死子继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于962年经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萨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统治期间,意大利北部及勃艮第并入神圣罗马帝国,但由于叙任权斗争,皇帝权力遭到削弱。

于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统治期间,帝国扩张至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地区进行向东垦殖,促成商业繁荣,日耳曼北部城镇则因组织汉萨同盟而繁荣。在1315年的大饥荒及1348年至1349年的黑死病后,日耳曼地区人口大幅减少。1356年颁布的金玺诏书规范由七个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及大主教为选帝侯,采多数决选举皇帝。

马丁·路德于维滕贝格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挑战罗马公教教会并引发了宗教改革。信义宗(路德宗)自1530年后成为许多日耳曼邦国的国教。1618年6月26日之前,封建君主制国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由390个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自由邦、弗里敦市、骑士领地组成,因宗教冲突导致1618年6月26日—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战争爆发,该战争对日耳曼地区造成严重破坏,战后日耳曼邦国的人口约减少30%—65%。1648年10月29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日耳曼各邦国结束战事,而神圣罗马帝国事实上则为许多独立的公国所控制,于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约由1,800个领地所组成。自1740年起,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国及普鲁士王国主导日耳曼地区。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由于拿破仑战争被迫退位,也宣告神圣罗马帝国解散。

德意志邦联及德意志帝国

拿破仑一世战争失败后,欧洲各国于1814召开维也纳会议,并建立由39个主权邦组成的松散联盟-德意志邦联。对欧洲协调政治不满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义运动,但随后遭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梅特涅所镇压。于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则促成日耳曼邦国的经济整合。受法国大革命影响,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逐渐受德意志人支持,尤其是年轻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建立一个具备中央集权政府的民族国家。受1848年欧洲革命和法国建立共和国影响,德意志知识份子和平民也发动了革命,国民议会决议由普鲁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担任德意志帝国皇帝,但威廉四世认为其权力将受限而拒绝,使革命运动暂时遭遇挫败。

威廉四世的继任者-威廉一世,与以自由派为主的议会渐生冲突,就军事预算有相当歧异,于1862年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主导普鲁士改革及建军政策。普鲁士于1864年普丹战争及1866年普奥战争获得胜利后,并成立北德意志邦联,排除过去曾主导日耳曼地区事务的奥地利势力。俾斯麦欲将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及达姆施塔特等地并入北德意志邦联,与法国冲突渐增,遂于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于普法战争失利后,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统合奥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国家,即采“小德意志”路线。普鲁士约占帝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导帝国事务,德意志帝国由霍亨索伦王朝统治,首都设于柏林。在德意志统一后,扩大了市场范围,统一货币及度量衡,原先的贸易障碍因此消除,而历经了繁荣时期,普法战争后,法国弥漫复仇主义,俾斯麦为防止其对德展开复仇战争,故透过外交上与他国结盟、拉拢俄国、孤立法国来避免战争。而于威廉二世继任后,德国外交战略大为改变,在国际事务上积极介入,与其他欧洲列强的利益发生严重的冲突。就1884年柏林西非会议达成协议,德意志帝国控制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洲、多哥兰及喀麦隆等殖民地。原先有帝国参加的同盟不复存在,而新的同盟又将德意志排斥在外。与此同时,法国却通过《英法协约》与英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巩固了与俄罗斯帝国的联系。除了与奥匈帝国保持接触,德意志帝国日益孤立。

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于1914年6月28日被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为同盟国成员,为协约国所败,德意志帝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超过200万名军人死亡。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918年11月11日签订康边停战协定,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6月,德意志帝国被迫签署《凡尔赛和约》。由于条约被认为过于苛刻且令德国蒙羞,促进了纳粹主义的兴起。

魏玛共和及纳粹德国

德国革命时,德国改行共和制,但权力争夺仍然持续,极左派共产主义者于巴伐利亚夺权。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于1919年8月11日签署魏玛宪法,革命结束。1929年,大萧条发生,以及凡尔赛条约规定严苛的和平条件、政府长期不稳定,民众渐对政府失去认同。刀刺在背传说广泛流传,认为德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系由于欲推翻政府者。魏玛政府因签属凡尔赛条约而被认为背叛德国。德国共产党及纳粹党于1932年掌握议会多数。在连续数个政府内阁失败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总理。国会大楼于1933年2月27日遭到纵火后,颁布紧急法令取消民众部分基本权利。授权法案通过则赋予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权,当时仅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该法案,而德国共产党国会议员则已遭捕入狱。希特勒借由其权力排除实际上及潜在的障碍,在数个月内即建立中央极权国家,各产业也因重新建军而复苏。

英法两国对于希特勒的种种要求采取“绥靖政策”,给予相当程度的让步,致使德国得以在1935年收复萨尔、1936年占领莱因非武装区、1938年与奥地利合并、并在同年10月的慕尼黑会议中支解捷克斯洛伐克。希姆莱行动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则为入侵波兰前的准备。德军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展开入侵,后协同苏军迅速占领波兰全境,英国及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随着战争进行,德国及其盟国迅速控制欧洲大陆及北非,但迫使英国投降或停战的计划未能成功。1941年6月22日,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入侵苏联。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使德国向美国宣战。德国于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蓝色行动遭受失败而由东线战场撤退。德国的盟国意大利于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国须防御意大利战线。诺曼底战役后增加了西线战场,同盟国军队进一步进入德国领土。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5月2日的柏林战役于4月25日红军攻入柏林城,4月30日红军完全占领柏林城区,当天下午希特勒自杀,当时柏林城防区司令打算向苏军进攻柏林部队的统帅做出有条件的投降,但因苏军进攻柏林的部队的统帅拒绝投降未果,最终几经交涉和斗争之后于5月2日在红军占领柏林之后对苏军统帅无条件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纳粹德国政权实施各种迫害反对者及少数民族的政策,即犹太人大屠杀,期间数百万人被杀害,包括犹太人、罗姆人、耶和华见证人、斯拉夫人、苏联战俘、身心障碍者、同性恋者及政治、宗教反对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于欧洲造成超过4,000万人死亡,德国约160万士兵阵亡及二百二万平民死亡。战后纽伦堡审判审理纳粹战犯。德国失去了前德意志东部领土的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的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西普鲁士、波森、东普鲁士等地,在1944年1月—1945年5月之间约1,200万德意志人自前德意志东部领土的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的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西普鲁士、波森、东普鲁士等及其他欧洲占领区被苏军攻入纳粹德国本土期间无条件驱逐,并在这个驱逐过程中有220万以上平民被苏联红军杀害,主要城市也遭受破坏。

东德及西德

1947年,盟军占领下的德国,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法律上由波兰及苏联管理,但事实上为并吞,而西部的分离地区为萨尔保护领。

于德国投降后,德国领土及柏林由同盟国划分为四个军事占领区分区占领,这些地区接受650万名来自东部领土的德意志人。1949年5月23日,法国、英国及美国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一般也以西德及东德称之。东德首都设于柏林,西德将波恩设为临时首都,以强调两国分治仅为暂时性的现状。

西德为议会民主制共和国,采行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英国及法国结盟。自1950年代起历经了长期的经济成长。西德于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7年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创始国之一。东德为东方集团国家之一,政治及军事上受苏联控制,并加入华沙条约组织,虽然东德以民主为国号,但政治上仅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控制,并设有特勤机构国家安全部,另有其他机构于社会中各层面进行控制;东德采行苏联式计划经济,而后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虽然东德官方宣传其社会政策好处,并宣称存在西德入侵等威胁,但许多公民仍向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经济繁荣。为阻止东德人逃往西德,于1961年建造了柏林墙,也成为冷战的象征,在波兰及匈牙利民主改革后,柏林墙于1989年被拆毁,象征共产主义垮台及两德统一。

东、西德间的紧张关系在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于1970年代初期的东方政策稍获缓解。1989年夏季,匈牙利放弃铁幕并开放边界,数千名东德国民经匈牙利进入西德,此举也对东德造成冲击,大型抗议活动获得更多支持。东德当局无预警开放边界,使东德居民能自由至西德旅游,以维持东德的国家地位,而实际上加速了转向改革的进程。美国、英国、法国及苏联于1990年9月12日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后,放弃根据投降条款的权力,德国重新取得完整主权,使德国得于同年10月3日统一,前东德地区的5个联邦州重新建立,被称作新联邦州。

两德统一与欧盟

根据《柏林/波恩法令》,柏林于1994年3月10日再次成为德国首都,而波恩获得联邦城市地位,并留有部分联邦机关,至1999年,政府搬迁全部完成。两德统一后,德国在北约及欧洲联盟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增加,于1999年派出维和部队稳定巴尔干情势;而在2003年阿富汗战争中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德国以北约成员派兵维护阿富汗的安全局势,由于二战后德国国内法限定只能发展自卫性的军事力量,因此这些对外军事行动产生争议。德国于199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欧元实体货币自2002年起正式流通。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领导人安格拉·默克尔当选为德国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五年级:希澈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德国_30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一年级写人作文:认真的他_250字

10-09 13:36

一年级写人作文:我的自画像_250字

10-06 13:58

一年级写人作文:我敬佩的一个人_250字

10-06 16:20

一年级写人作文:可爱的妹妹_250字

10-06 15:08

一年级写人作文:我的姥爷_250字

10-06 15:22

一年级写人作文:热心肠的谷子凡_300字

10-06 16:39

一年级写人作文:酷酷的我_250字

10-06 14:15

一年级叙事作文:妈妈笑了_400字

10-07 08:35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