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明经堂_3000字

明经堂_3000字

一年级作文 2020-09-29 01:24:41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释、道三种文化往往是互相包容、互为一体的。前童的明经堂,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地体现了这三种文化的民间建筑。

明经堂又叫“狮子明堂”,紧挨职思其居宅北面。童氏族人童可莅一家开设“恒裕”酒坊发了财,于清同治年间建造了这所二层四合院。四合院坐北朝南,重檐台门。倒座面阔5间2弄,厢房各5间1弄,正厅面阔3间2弄。整座院子通面宽25.2米,通进深24米,占地面积604平方米。在这所建筑规模并不宏大的普通民宅中,它所运用的建筑装饰语言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内涵,形象地凸显了中国大文化背景下的江南民俗文化色彩。

这种文化的糅合,首先表现在明经堂的台门建筑上。

走近明经堂,一抬头,最先映入你的眼帘的,就是高挂在重檐台门额枋上那方四明抹头的“明经”匾额。这块立于“道光壬午年桂月谷旦”的门匾,是浙江戴学政奉旨亲笔所题,赠予时任武义县县学训导童佩金(其为童可莅之祖父)的。明经,本指通晓经学,唐朝时列为科举制度中的考试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清代时用作贡生的别称。以“明经”作宅名,既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也是宅主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台门两侧的墀头墙上各有一书卷形匾额灰塑,左面堆塑“礼义”二字,右面堆塑“孝悌”二字,均为阳文篆字。礼、义、孝、悌,都是儒家道德准则的内容,将这四字镌于门墙上,明白无误地揭示了宅主的道德诉求。门顶装修为卷棚顶,用轩桁、雀替、门簪,后檐柱装饰有八仙图案。八仙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装饰题材,在宁海的古民居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以八仙为题材的木雕、石雕、砖雕和灰雕作品,八仙人物耳熟能详,八仙故事家喻户晓,而八仙又恰恰是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是道家文化的一个载体。在一个台门的建筑上,同时显现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特征,但当时宅主既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即便到现在,我们也并没有觉得很突兀,究其原因,恐怕还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让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民间水乳交融、互为贯通,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民俗文化的缘故。

这种文化的糅合,还表现在明经堂在“天”与“地”的建筑装饰上。

进入明经堂,天井中央那卵石拼砌而成“狮子滚绣球”图案分外夺人眼目,“狮子明堂”就由此得名。在卵石天井中拼砌装饰性图案,在前童的古民居建筑群落中很常见,而且图案重复的几乎没有。金钱、双鱼、奔鹿等图案,表现的大多是祈福求吉、喜庆富贵之意,寄托着宅主的一种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狮子,古称狻猊,《尔雅·释兽》中这样解释:“狻猊,如虢猫,食虎豹。”它不是中国本土的动物,而是汉顺帝时,由疏勒(古西域)国王进贡而来。但自它进入中国,并成了艺术形象后,狮子并没有被皇帝所垄断,它被作为一种吉祥物,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经常运用在各种装饰和民俗活动中。狮子以凶猛着称,它的形象自然也是表现出勇猛威武之势。但是从各种建筑装饰中的狮子来看,它们的形象却很多样。有凶猛的,也有温顺的,有严肃的,也有顽皮的。凶猛严肃的造型用以辟邪,温顺顽皮的造型则取其“狮”“事”谐音,表现不少吉祥意义的题材:画面中用两只狮子表示“事事如意”,狮子配以长绶带则表示“好事不断”,再加上钱纹则表示“财事不断”……狮子同时又是佛教中主管智慧的文殊菩萨的坐骑,所以它还是主文运的瑞兽。因而,这幅“狮子滚绣球”,既有镇宅辟邪之意,又寄托着“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还寓意着祈求文殊菩萨保佑子孙聪明。

再看“天”。明经堂的脊饰,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砖雕道家太极图,叫做“太极双鱼火焰宝珠”。《周易》说:“阴阳生二极”,太极图就代表着阴阳两极。又因它的形状像两条鱼,俗称双鱼。火焰宝珠同样代表着阴阳。火焰代表五行中的“火”,属阳;宝珠则是水之精华,代表五行中的水,属阴。太极双鱼和火焰宝珠都表示阴阳调和,相生相克,是希望合门和顺、消灾弥难心愿的的表露。

由此可见,明经堂的天井和脊饰也融合了儒、道、释三种文化内涵。

明经堂的墙体裙肩为卵石盘筑,东厢北髟Y型墙上,堆塑着“霞蔚云蒸”四字,西厢南髟Y型墙上,则堆塑着“居攸厥奠”四字。“霞蔚云蒸”,比喻明经堂有美丽风光;“居攸厥奠”,是说住在这里很安定。和堆塑在群峰簪笏宅山墙上的“群峰簪笏”、“清流映带”一样,前童人的祖先在建造宅院时,都非常看重选择风水,并喜欢将之昭示在墙头上。

最能体现儒、道合一的,要数挂在明经堂正厅中堂金柱间的黑地沥金大匾“敦伦凝道”了。明经堂的正厅木雕较为精致。明间金柱之间横架一半圆罩,内嵌立软藤花结2个。中间用书卷形小匾,内书“和气致祥”四字。檐廊穿插枋雕有“梅花藏龙”图案;枋上两边有雕成半圆形的抬梁,俗称“猫鱼梁”,也叫“海马虹梁”;梁枋上还雕有“古道西风”、“福寿绵绵”、“五老观图”、“蟠桃眠鹿”、“苍雁虬松”、“云龙赶珠”、“雀依松鹤”等图案。“敦伦凝道”匾额,就挂在金柱之间。敦,敦厚;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封建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为五伦;凝,凝聚,凝结;道,大道,老子的《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道”有万物之本原、事物之规律、生活之准则的意思,在这里,它是指人类社会最高的道德标准及生活原则,即“德”。因此“敦伦凝道”可以解释为:敦厚朴实、遵守伦常,才能最后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敦伦,又可指夫妻之事,这样“敦伦凝道”还可以解释为:即使是夫妻之事这样的家庭琐事,也与大道有关,比喻事无巨细,都要以高标准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这四个字既有儒家的思想,又体现着道家的精神,是儒、道文化合二为一的产物。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明经堂南山墙上的一扇石花窗。明经堂的南墙上的石花窗共有三个。楼窗两扇,半窗形,分别雕行草“福”、“寿”两字。楼下的石花窗是前童所有的石花窗中造型最复杂、也最能体现前童人生活理想的一扇。这扇石花窗雕的是一只花瓶里装着两只蝙蝠、寿星骑鹿和刘海戏蟾。“蝙蝠”象征福气;“寿星骑鹿”象征长寿;“刘海戏蟾”象征财富;而“花瓶”则象征平安。有福、长寿、发财、平安,这是世俗的人们最想实现的世俗的愿望,而在这些愿望中,平安是最重要、也是最终的目的。在一扇小小的石花窗中,竟蕴涵了这许多的象征意义,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联结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62页。)“中国的庭院式建筑,一般大中型组群都不是单一的庭院,而是由若干个庭院,甚至数十个庭院组构而成的。它们形成一路或若干路纵深串联的多进院。这种布局,不仅突出了庭院内向空间的表现力,而且由于院与院的分隔、联结,也大大突出了建筑组群内景的时空构成。”(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群峰簪笏宅、职思其居宅、明经堂作为前童明清建筑群的代表,仅仅只是前童庭院式建筑中的一小部分。而前童明清建筑群正是由像群峰簪笏宅、职思其居宅、明经堂这样的40多个院落组构而成。它不仅反映了明清时期宁海高超的建筑水平,更反映了前童的先人们讲究“耕读传家”、重视宗族血亲的人文精神。站在塔山和鹿山上看前童,前童已经显得很苍老,一片黑压压的屋顶下,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正以迅猛的态势撞击现代前童人的内心。虽然前童仍有许多热心保护古建筑的童氏后裔,但木结构的前童古民居还是让人放心不下——天灾,人祸,但愿她都能躲过。

    六年级:赵菁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明经堂_30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一年级想象作文:碧湖公园的流星雨_200字

10-23 22:06

一年级想象作文:小水滴_250字

10-18 20:36

一年级想象作文:奇特的梦_300字

10-24 04:11

一年级想象作文:金童路的四季_350字

10-18 21:31

一年级状物作文:玉鸟_200字

10-19 09:36

一年级状物作文:海棠_150字

10-18 09:30

一年级状物作文:漂亮的蔷薇花_200字

10-20 00:21

一年级状物作文:小狗米可_200字

10-18 20:34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