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内容苏轼早年在凤翔府任判官时,章惇[dūn]在不远的商洛任县令。章惇生性豪放,胆大敢为,而又志向高远,这样的性情很对苏轼的脾气,于是两个年轻人经常同饮同游,交情非比寻常。然而人生兜兜转转,世事起伏难定。王安石变法引发了残酷的新旧党争,此…
扇枕温席:百善孝为先【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历史典故】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
结草衔环:永怀感恩之心【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后汉书·杨震传》。【释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历史典故】“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有个爱妾。魏武子生病后,对他的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
一饭千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陰侯列传》。【释义】千金:千两黄金。受了别人一顿饭的恩惠,要用千两黄金来回报。比喻受恩厚报。【历史典故】韩信,汉初一位叱咤风云的统帅。他本是淮陰人,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而且性…
卖狗嫁女: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出处】《晋书原传》。【释义】用卖狗的钱嫁女儿,形容人非常节俭。【历史典故】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由于家境贫困,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等到他做官以后,本来可以享受生活,他依然厌恶奢华,…
子产放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出处】《孟子·万章上》。【释义】子产:春秋时,郑国人,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形容人心地善良。【历史典故】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个贤大夫公孙侨,字子产,心地仁厚。他常济贫并救…
奴颜婢膝:骨气是一个人的“脊梁”【出处】(唐代)陆龟蒙《江湖散人歌》。【释义】奴:奴才;颜:面孔;婢:女仆;膝:膝盖,借指下跪。像奴才一样的谄媚脸孔,像女仆般讨好地下跪的膝盖。形容奴才相十足,无耻地谄媚、奉承他人的样子。【历史典故】宋钦宗靖…
事例内容蘧[qú]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他主张以德治国,体恤民生,是举世皆知的贤德之人,孔子曾称赞蘧伯玉是真正的君子。蘧伯玉当宰相时,非常忠诚。一天夜里,卫灵公与夫人在宫中静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快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门又响了起…
事例内容《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
事例内容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他博学多才,为人豪爽大方,又极其幽默,同时又有点痴呆,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现存于世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就是顾恺之的传世名作。顾恺之曾经跟随大司马桓温做过参军。有一天,顾恺之跟着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