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_2000字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_2000字

高二作文 2022-03-04 09:42:36

《尚书》曾言,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身处紫陌红尘,也需深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对己,不宜过于松散,对他人,不宜过于苛刻。
君子之身,静以修身,俭以修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何为君子,大概就是心如明镜,澄澈透明。能够擅用谏臣的君主,心中无不是端着一把尺,这把尺是他治理国家的标准,也是严以律己的分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别人做自己不能做到的事,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古有名言,宰相肚里能撑船。对待别人,我们也应做到将心比心,宽容待人。对于出言羞辱自己的廉颇,蔺相如并不生气,反倒处处避让,面对廉颇的负荆请罪,他并不趁此机会苛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意思是说,以严格要求别人的态度要求自我,以宽容自我的态度宽容别人。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以前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大海因为宽容,而变得浩瀚无边;天空因为宽容,云彩绵绵而美丽动人;山峰因为宽容,汇集细土尘沙而巍峨耸立。人就应学会宽容,才能放出异彩。律己宽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一个人具有很高素养的标志。身处尘世,必要掌握处世之道,才可安身立命。对人不可过于严厉苛责,否则物极必反,他可能不领略你的好意,反而成仇敌。《尚书》中有言: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孔子也道:吾日三省吾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小事上不过分计较,大事上先反省自己。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分的苛刻只会激发人性的黑暗,反而偏离本身的意愿。
对于朋友也是如此,毕淑敏的曾说过,我们对待朋友不可有过多的要求和期待。朋友在一起本就是共度快乐的,他们无义务接受我们的求全责备。我们也无权责怪。人性本就存在弱点,一味的批评和责怪正是抓住了这些弱点所在。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做到对你真正喜欢,更何况,人世间安有圣人?人只要跟他人接触了,就难免有摩擦。而人要是发怒了,就会像只失去理智的野兽一般。发怒的自己,算是自己内心阴暗的一面。通过发怒后做出的举止,通常可看出此人内心的阴暗面有多大。不仅如此,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会由此土崩瓦解。就算日后如何弥补,在他人心中留下的阴影面积也只能减小,不会消失。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既然有如此弊害,如此才能去除呢?不说去除,我们只能说避免或减小。
从对人对己两个方面来说,有句话可以为证,“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他人要求低点,对自己要求高点,这样做,不仅自身素养会提升,与他人的矛盾冲突自然就减少。何乐而不为呢?分寸,是最难把握的。正如敲鸡蛋,力过了则蛋黄碎,力小了却又不能将其敲开。对自己和他人亦是如此。从古就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样的句子。对他人不求全责备,对自己则要严格要求。正是这样的“分寸”,才能使人进步。对人松,对己紧,一松一紧之间,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不斤斤计较的宽广胸怀,是精益求精的无上精神!每个人心里都是自己的天堂,享受舒适慈悲和被关怀。可身边不免有人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反而伸长手对他人力求完美,这样两面派的人让我想起《尚书》里的一句话——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大概意思是:对别人不严格要求,对自己要严格唯恐不够,这是现如今人们缺少的修身准则。吾日三省吾身,若如对自己没有尺度,何以干涉他人?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没有什么是会完美无缺的,切莫求全完备,本就是人生的信条之一。蔺相如不争不怨,于是成就了赵国的不亡,赢得了廉颇的敬重;汤和心如明镜,于是成就了大明的辉煌,躲过了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屠刀;楚庄王宽待兵将,于是成就了楚国的强大,获得了将士的忠心。正是因为曾经的宽容,才会有今日的精彩;正是因为曾经的淡然,才会有今日的璀璨。律己宜带秋风。秋风,是肃杀清冷之风。为人当有寂秋的清正。对于陋习缺陷,当以秋风扫叶的肃杀猛烈一般毫不留情。唯有如此才能克服自己性格的弱点,在自省之中逐渐完善自己。
正如唐太宗以魏征为镜,日日反思,严于律己,终开辟大唐盛世。处世须带春风。春风,是融洽和煦之风。处事当有初春的温和。对交往之人,当以春风拂面的婉转柔和一般宽容恭敬。孔子认为恕是可以终生奉行的一个字,因此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言。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忍辱宽容廉颇,终得“将相和”之佳话。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我们既要有事事自省,修身律己的习惯,亦要有天空大海般的胸襟,怀有容纳百川的气概。一个人处于这社会中,最需要把握的就是分寸感。《尚书》中所言:“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就是一种好状态。试想,倘若连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优良行为,却偏偏要求别人去做,他人怎会同意,接受。很显然,你并没有把握好分寸感。你并不知道对自己和对他人要求的分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训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依旧在闪耀着自己的真理性光辉。试问,别人若强加给你,你自己不喜欢的物品,你是否会真的感激,真的想要?《鱼我所欲也》作出了解答:“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原因很简单,人都是有骨气的。你不懂的这一浅显的道理,自然便不会知晓分寸感的重要性,更不会去尝试努力把握分寸感。终了终了,一盘散沙,溃不成军。分寸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界限。不去把握分寸感,便仿佛失去了人与人交往的微笑,后果不也预计。
长大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必须的。真的认为分寸感很重要,不是说说而已。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_20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高一日记:开学了_400字

10-16 06:03

高一议论文:勿以好恶论断之_750字

10-18 03:04

高一议论文:莫让浮云遮望眼_1000字

10-18 00:11

高一议论文:勿以亲疏定是非_800字

12-19 00:10

高一议论文:中国传统文化_550字

10-18 07:36

高一议论文:我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_600字

10-16 17:47

高一议论文:传统文化代代传_1000字

10-16 05:55

高一议论文:君子之道_1500字

01-06 12:03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