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絜矩之道_3000字

絜矩之道_3000字

高二作文 2021-01-12 15:22:45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作,培养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灵魂。只有将《大学》中的智慧发掘,揭示,聚焦,引申,连绵,方能一睹其目不暇接的古今智慧胜景。

可是我们又不禁疑问,薄薄几页文字,是怎么样将灵魂变得充实饱满呢?其中的智慧,便是这令人感到陌生的“絜矩”二字。

“絜”通“洁”,含义为“修整”;“矩”即曲尺,引申为“法度”。“絜矩”是儒家用来象征道德上、伦理上的规范的。它是对人心的导引,“絜矩”之,使“其身”正。这是从根本上的一种彻底的修身、彻底的追究、彻底的治理,是对人性的“根寻”与人性的“根治”。

明代张居正曾这样比喻:“此如匠人制器般,度之以矩,而无有不方。”匠人要制造方正的器物,就要用方矩来度量,必定不达到方正的标准决不罢休。一个人也要先懂得方正的标准,才能正确的管理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而这个“标准”就是这里所说的“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最重要的内涵是让人修养身心,以放飞心灵,启发智慧。《大学》有云:“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味。”人心不正有五种弊病:愤怒、恐惧、好乐、忧患,心不在焉。有所愤怒,便会丧失理智,需要纠正端正;有所恐惧与好乐,心为恐惧与好乐所累,需要纠正端正。思想不集中,心神不安定,目耳口舌便会均失其职,就是心不正,需要纠正端正。

那么如何正其心呢?诸葛亮已为我们指明了道路,他指出:“君子忧而不惧,悦而不喜。”君子虽担忧但不恐惧,虽喜悦而不欣喜。这就在于调其度、适其正、得其中。人生漫漫,所遇之事再巨再大,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人生有多种选择,不能因一件事儿耗尽全部精力而无暇顾及他事。而卧龙先生最经典的便是这“喜怒”的“絜矩”之道:不应当去喜那些不必喜、不该喜、不可喜、不能喜的食物,同样不应当去怒那些不必怒、不该怒、不可怒、不能怒的人和物。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围困在平城,经历“七日不食”,然而“天下歌之”。等到解困反位,却“无忿怒之心”,“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功。”故乃遣使者刘敬重奉千金,以结和亲,至今为五世利。刘邦在关键时刻“制怒”,使汉王朝初期得到了稳定发展。可见循“喜怒”的“絜矩”之道,方能正其心,成就一番大事业。

作为一门大智慧,“絜矩”之道还教会我们怎样在“情”与“理”之间做出决断,纠偏校辟以更好的应对纷繁万事。

人有五辟,即五种“偏辟”,使人身不修,需要匡正。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常常任情于好恶,不能省察。人们对待卑贱、恶劣的人容易产生厌恶,对其全盘否定,决然抛弃,这是不理性的。我们需要循“絜矩”之道,以是者是,以非者非,辩证的看待问题;人们对尊者、敬者、长者容易产生敬畏,一味听从,但敬畏也要有个度,要按理而行;人们对待自己亲爱的人常常不能客观地对待感情而导致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但我们要时刻记住,亲情友情固然亲密,但不能一味任亲,还要适当的规劝、教育、批评和惩罚才行。隋炀帝杨坚临崩前,关于遗诏废立之事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子孙,谁不爱念,既为天下,事须割情。”始终铭记着先祖这国家利益校正的偏之辟,隋的后代们开创了富强的新朝代,在历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情易陷于一偏,因此“絜矩”之道对人的处世辨理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是群居动物,独善其身还远远不够,身处社会之中,我们还要知道与人交往的准则,才能使身边的关系更加融洽。古人云:“千万人之情,一人之情也。”我们要重视自己的心、性、情,并以此去度量,体会,研究,推论,驾驭他人的心、情、理,这就是“絜”其“度量”的深层含义。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道观尽,古今一度也。古代的圣明君主,能够治理好偌大的四海之内的民众,就在于其能以己度人,使自己的所操之术远远超过自己的视听闻见,从而四海大治,天下大平。君王如此,普通人也如此,以己度人,架起人们心灵的桥梁,让人们之间有真正的感情的沟通。这便是“絜矩”之道在人与人交往中的应用。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疑问,为什么所的得例子都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呢?答案很简单,《大学》本就是一本为君主治理国家而着的书籍,而我认为,其中的一些思想,尤其是这“絜矩”之道除了适用于除君主外还适于很多人,对当今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几年大家都亲身经历了全国性金融危机的况味,如果透视其真实原因,那就是人心的贪欲。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最为严重时,美国政府曾向美国国际集团援助了1.65亿美元,这本是其度过金融危机的“救命”的钱,然而就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股东们都不忘大捞一笔,将这1.65亿分发给了高级管理层。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人性的贪欲,体现了“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凸显了以“絜矩”之道提高企业高管社会责任感与道德的重要性。

“絜矩”之道就远而言关系到掌握国家命脉的经济,就近而言则关系到新一代道德的培养。复旦大学投毒案震惊了每一位国人,人们在惋惜之余都在追寻其中的缘由。究其根源,就是黄洋的室友“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因为生活上与学业上的琐事而产生愤怒情绪实在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他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有明白这是一件不该怒的事情,最后让愤怒的洪水冲垮了理智的大堤。殊不知那只伸向饮水机的手,最终会将他推入黑暗的深渊。正确使用“絜矩”之道,方能纠弊病,正偏辟,让新一代拥有更为高尚的品德。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国文学中更是有很多包含智慧的至理之作,这是中华民族崇尚和平、谦顺温存的内在动力。只有把无数的“絜矩”之道推行到现在社会,推出过门,推向世界,才能让人们在这片大地上更为顺畅的呼吸,才能让更多的灵魂诗意地飞翔。

    高三:汤丽雅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絜矩之道_30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高一日记:时光_1200字

01-08 04:32

高一日记:幸福_1200字

01-01 08:46

高一日记:沉重的学习_300字

01-01 08:46

高一日记:超级玛丽_450字

12-20 03:11

高一日记:一眼惊鸿_550字

12-12 17:37

高一日记:回看往事_300字

12-12 15:51

高一日记:我的寒假计划_1200字

01-02 20:02

高一日记:这一年_350字

12-13 00:16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