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大秦的曙光_3000字

大秦的曙光_3000字

高二作文 2020-09-29 07:17:08

转眼已是公元前445年。

这是战国的末期。为了使国家更加强大,在这个时代,各国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变法改革。齐国的邹忌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仲连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是其中最为有效的几场,把这几个国家推向了鼎盛的时代。

可是西方的秦国呢?贵族们骄奢淫逸,为非作歹。就连家奴们也仗势欺人。秦国陷入了危机之中。这时,各国军队已经壮大了起来。可再看秦国,军心涣散,士兵们对战事心不在焉,花天酒地,在战争中节节败退。秦国日渐式微。

魏国。

魏惠王坐龙椅上,他的头上有几根被酒力激发着的青筋猛烈地跳动,脸孔通红,全身发热。前面是一张蟠龙八仙桌,上面摆着一壶酒。旁边坐着一个装饰得体,衣着文雅的少女——她就是魏惠王妃了。下面一位老人,跪在龙椅的台阶下。你看那老人,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眼睛几乎眯成了两个“一”字,留着长而花白的胡须,身上穿着青色丝绸单衣,面黄肌瘦,骨瘦如柴,一副病怏怏的样子。这个人,就是魏国的老臣公叔痤。公叔痤吃力地说:“老臣齐奏陛下,臣推荐一人。此人名叫公孙鞅,因为他是卫国公子,所以又叫卫鞅。他是我的家臣,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魏惠王仰起头,站了起来,搂住王妃,再回了回头,饮尽了桌上的酒,摇摇摆摆着坐了下来,醉醺醺地说道:“公叔卿所言,寡人再三思量后,再作打算吧。”

“诺。”公叔痤挣扎着坐起来,颤巍巍地走下了天阶。

魏惠王妃与魏惠王截然不同。她是个爱慕贤才的人。她看到惠王在朝堂上的表现,直到他根本没往心里去。于是回宫后,她让侍女们帮忙找来一套宫女的衣服,匆匆穿上,带着自己的贴身侍女来到了城门下,拿出腰牌。通过后,直奔卫鞅家里来。

王妃伸出纤纤小手,敲了敲门。门打开了,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他的眉毛不淡不浓,眼睛闪闪发光,透射出温柔的眼神。高耸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头发高高的绾起来,扎成一个发髻。身上披着虺边鹤纹云锦圆领袍,脚蹬一双黑履,神态威严,威不可当。他的腰间佩一把宝剑,朴素无华的剑鞘,不加纹饰的剑柄,更加彰显他的儒雅。得体的语言,更加使他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她张开了樱桃小口,问道:“请问公孙先生在吗?”

“在下就是。阁下是?”

“我叫玉嫣,是魏惠王妃。今早,相国公叔痤举荐你,可是看来大王并不想录用你。但公叔大人的眼力不会差的。我听说秦孝公在秦国招贤,我建议你去秦国看看。魏国不能用先生,是魏国的悲哀。”

“多谢娘娘。改日卫鞅必报此恩。”

不出所料,公叔痤死后,魏惠王不以为然,把他的话当作了耳边风,没有录用卫鞅。

可这件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也传到了邻居的耳朵里。邻居们都劝他赶快逃命。他却认为魏惠王既然不听公叔痤的建议录用他,就肯定不会杀他。果不其然。

再说秦国,在这之前秦孝公看出国家的弊端了。他命人在大街小巷上张贴招贤榜,重金招买贤才。

公孙鞅终于决定了立刻动身,带着李悝的《法经》来到了秦国。他揭下了一张招贤榜,来到了景监的家里。他向景监提出了变法之道。于是景监向秦孝公极力推荐卫鞅。

秦孝公端坐在大殿上,何等的威严气派!他甚爱读书,性情宽和,喜怒溢于言表;极善言辞,好与法家之集大成者为友。身长八尺有余,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头戴黑色垂帘丝质玉簪镶金龙冕,身穿雕金五龙戏珠玄色长朝袍,脚蹬镂花嵌珠提花八宝金履。殿外,士兵们身披重甲,手握尺兵,蓄势待发。

“公孙鞅觐见。”

“宣!”

“诺。”

“卫鞅参见大王。”

“爱卿果然一表人才!”秦王一看,大喜。“不知爱卿可有兴国之策?”

对曰:“若大王施行帝道,则可兴国。要实行学上古五帝时代的‘无为而治’。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我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这样,秦国复兴有望。”

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过了片刻,缓过神来,大怒,喝令卫士将其逐出宫殿。

卫鞅回到驿馆,想了想:秦孝公看来真的生气了。他对我的帝道和“黄老”之学不感兴趣。古人留下的三种治国之策——“帝道”、“王道”、“霸道”中可以排除“帝道”了。明天我且用“王道”试着说服他,看看效果如何。

于是第二天,卫鞅一早就到了大殿外了。秦孝公又召见了他。孝公的气已经消了,却说道:“你这迂腐之徒,今天又要给寡人提出什么意见?”

卫鞅正色答道:“大王要兴国,则需民众配合。若施以仁义,则百姓减轻人民负担,遵循自然规律,人们丰衣足食,虽死无憾,那就会极力拥戴您。古语有云:‘唯仁者安天下。’世事如棋局局新。仁者胜乃万古之理。以仁博爱众生,不可能的事就变为可能的了。就像三王时期,轻徭薄役,减少刑罚,统治者爱民亲民,扶植小农经济,减轻农民负担所以国家兴盛。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作为统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是件轻松易举的事。”

秦孝公又是昏昏欲睡。片刻后,秦孝公怒发冲冠,大斥卫鞅是一个穷酸儒生,勒令卫士将其斩首。景监苦苦劝谏,才免去死罪。

回到了驿馆,卫鞅明白了:秦孝公不喜欢帝道和王道,那么肯定对霸道感兴趣。只要明天我献上霸道之策,秦孝公必定录用我。

第三天,卫鞅又一早就到了大殿外了。秦孝公一样又召见了他。只不过这次,秦孝公更生气了。秦孝公一拍龙座,道:“你若再无好计,寡人这次必定斩你!”

卫鞅义正言辞:“诺!今天我不讲帝道和王道了。我觉得要兴国应该靠霸道,即用严刑峻法治国。臣听说:如果人的行为没有思想控制,人就和野兽没什么区别。同样的道理:人的行为如果不受法律的控制,他就极有可能胡作非为。那么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大臣们要学会劝谏。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却向皇帝进谏,那是极不明智的举动。知道了皇帝的错误却不说,那是对君主的不忠。没有尽忠的大臣该死,说话不得体的大臣也该死。其次,君主不能太宠信大臣。大臣的地位太尊贵,就会剥夺了国君的位子。就像后宫的嫔妃如果没有等级之分,就会乱了套;兄弟间不和睦,就会影响日后江山的稳定。再者,要注意防微杜渐。古代有这样一句名谚:‘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就像扁鹊与蔡恒侯的故事一样。大王要远离那些奸佞,不可以让他们慢慢侵蚀了大王的意志。如何禁止奸佞之事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进行思想改造。其次是对他们的言语进行限制。最差的办法就是看到谁在做奸佞之事就立刻去制止他。另外,还要任用贤才,衡量每个人的力所能及,然后才加以聘用。总之,要树立起君主的绝对威严,防止大臣把持朝政。而树立起君主的绝对威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改革旧法,提出严密的新法律。大王,臣有一个主张……”

秦孝公听着听着,一丝灿烂的微笑挂在他的嘴角上。他心里暗暗的想道:这个家伙!前几天我还觉得他是个迂腐的儒生,没想到他竟是一个学富五车的法学巨匠,如此博学多才、有勇有谋,日后必为我朝重臣。

卫鞅讲了足足三天三夜,可是秦王一点睡意也没有。卫鞅临走时,秦孝公再三挽留,于是封卫鞅为左庶长。从此,卫鞅开始了变法之路。

可是因为毕竟卫鞅初来乍到,而且秦国的风气也不是很好,更因为庶民们长久的受苦受骗,所以大家对这个新来的朝廷大员不是十分相信。怎样让他们相信自己呢?卫鞅琢磨道:以前朝廷大员们都是说一而二,所以人们产生对朝廷大员了猜忌。唯今之计,只有身体力行,才可以使人信服了。于是他定下了一个计策。

翌日,闹市中忽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闹市周围的居民从牗中纷纷探出头来看:嗬!好大的排场!两个官兵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开道,后面是一大队骑兵,皆是铁甲利刃,真可谓“甲光向日金鳞开”。卫鞅跟在他们后面,骑着高头大马。最后面,两个力士光着上身,露出结实的肌肉,扛着一根木柱子。到了闹市中央,两个力士把木桩“咚”地一声放了下来。围观者都觉得很奇怪。只见卫鞅下了马,向大家行了个礼,大喊道:“大家谁能够把这根柱子搬到北门去,我就赏金十两。”不料,大家都没趣地走开了。卫鞅一问才知道在秦国官府从来没有过这么高的奖励,围观的人只当卫鞅开了个玩笑而已。卫鞅又向人群鞠了一个躬,说:“旧贵族害得秦国风气不正,害的大家互相猜疑,卫鞅为改变旧况,定当说一不二,言出必行。”赏金就这样从十两涨到二十两再到五十两,终于,人群中有人断喝一声:“我来!”

应声而出的是一个中年农民,披散着头发,脸很瘦,身子骨看上去也不太强壮,羸弱不堪。穿着一件破旧的粗布上衣,下面是一天粗布短裤。脚上套着一双破了好几个洞的草鞋。腰间系着一个黑乎乎的酒葫芦,像是从煤堆捡的。他脱下了上衣,擦了擦汗,随手甩了一下,浓厚的灰尘,夹杂着夏天烈日炙烤下的滚滚气浪和一股酸臭的汗味扑鼻而来,让人闻了想吐。他把衣服绑腰间。他的皮肤是那样黝黑,就像是一块木炭。手掌上纵横着辛劳的裂纹,老茧长满了双脚。他鼓足了一口气,腹部一胀,一跺脚,肱二头肌一缩,碗口粗三丈余长的大木柱愣是被他扳动了。人群中顿时爆发出呐喊声和喝彩声。他踉踉跄跄地走了几十步,把柱子抱到了北门下。

“好!壮士!”卫鞅叫道。

“来人,取金子来。”卫鞅亲自把盛有五十两黄金的盘子递给了这位农夫,并且拜他为百夫长。从此,卫鞅言而有信的好名声传遍了大秦。卫鞅为变法取得了民众基础。

卫鞅认为秦国的法制存在着极大的空缺。旧贵族们可以肆意地歪曲和解释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百姓们不懂得怎么回事就被栽赃陷害的不计其数。所以,卫鞅准备废除旧法,推行新法了。

话说这天,一个商人模样的人敲开了农夫的家门,给了农夫一大笔钱,买下了他的田地和房子。可是奇怪的是,这个人既不经商也不种地,每天都上街却不是为了买东西。更奇怪的是,自从买下了这座房子,他就几乎没有住在这里。他是谁?

原来,这位商人就是卫鞅。卫鞅化装成一个商人隐居在这。他经常向周围的居民打听王公贵族在民间犯下的罪行。可大家却讳莫如深、三缄其口。最后,一个大胆的人来找商鞅了。他把商鞅带到他家去,睁大了那双就像牛一样的眼睛,惶恐不安地看着四周,确认安全后,关上门,才对卫鞅说:“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这是我说的啊!……他们做的恶事多了去了。我们家生产的布,就经常被那些大官的家奴抢去,我们也不敢报官,那些官府的人都是沆瀣一气的,谁敢得罪他们啊……”商鞅听了,心里不由地愤愤不平。又过了一段日子,官军征兵来了。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卫鞅甘愿应征入伍。到了军营,卫鞅向士兵们了解情况。他们都说:“大家不想打仗不是因为弟兄们不肯为国效力啊!弟兄们也有难处啊!弟兄们出生入死,奋勇杀敌,可那些所谓的将军,却只在大鱼大肉的享受,把朝廷发给弟兄们的饷银私自侵吞了。夏天对于我们来说倒是好一些。可到了冬天,他们把朝廷发下来的棉袄拿回家,给自家的奴仆、丫鬟穿;可我们只能穿夏天的单衣。打仗时,我们冻得直打哆嗦,许多弟兄们就这样白白地牺牲了。战败了,那些将军就借刀杀人,说我们在战争中退缩不前,把我当成替罪羊了。早晚我们要杀了那些狗官。”

卫鞅咬紧牙齿,一捶桌子,大怒道:“哼!这帮混蛋!!”

卫鞅了解了情况,回到了左庶长官邸。

时公元前356年,卫鞅开始了变法。在新法典中主要有如下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以五家为一组,叫“伍”;以十家为一组,叫“什”。一家犯法,其余几家没有举报的话,就会同罪“连坐”。不论是卿大夫还是士大夫,都不可以犯法,因此极大地减少了犯罪率。

奖励生产。生产多的人,全家免役;生产少的人,沦为奴隶。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率。奖励军功。按军功封爵。这就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军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承认土地私有。这条法令保护了农民自己的田地不被贵族侵占。

依军功行田宅。按照军功授以田地,既提高了秦军在战斗中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农民生产的效率。

推行县制。把户、邑、村连起来,成为县。县里的最高长官叫县令,由国君亲自任命。有了县制,权势有人管理,不能再骄横一方了。

全国范围内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了测量长短、体积、轻重的标准原器。防止了商家短斤缺两的现象。

这些法令极大地维护了人民的利益,为秦国的政治开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此,秦国从危机的悬崖边缘猛然退了回来,走向富强的道路,国力大增,使日后兼并六国的梦想成为可能。卫鞅时常着便衣,下访民间。一发现有官吏贪赃枉法,立刻严惩不贷。于是,卫鞅在人民中广为流传,极受百姓的赞誉。同时,卫鞅得到了秦孝公的奖赏,升为大良造,封在商地,所以,卫鞅又叫商鞅。商鞅因此成为孝公身边的宠臣。他出门的时候,仪仗队伍车水马龙。走在最前面的步兵举着朱红色的大旗,后面跟着骑兵。队伍的正中间那辆白色车盖的车就是商鞅的了。你且看他:面带微笑,上着铁青色蛟龙纹朝服,下着湘绣丝绸裤子。鞋子被朝服遮住了,看得不太清楚。腰间拴着条玉带。玉带上挂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那就是威力无边的泰阿剑。再看队伍的末端,是一大堆的长枪兵。这样的排场恐怕只有秦孝公才会拥有吧!

正所谓树大招风、盛极而衰。商鞅的地位从此开始下降了。酒贵族们觉得商鞅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且这些法律也极大地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旧贵族们对他恨之入骨。他们不断罗织了各种罪名诬陷、排挤商鞅。

也许是秦孝公忘了龙阳泣鱼的故事吧,秦孝公慢慢地改变了对商鞅的看法。

有天,甘龙来拜见秦孝公了。这个人长着一双淡淡的眉毛,眉毛是平的,但是在眉尾却形成了一个钩形。一双三角眼中显露出阴险和狡诈的眼神。塌鼻子,下面一张薄薄的嘴唇,苍白而没有血色。头发花白,用一个紫红色的铜箍箍在头上。身上穿着黑色的布衣。他严肃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像是快要哭了的样子;如果笑起来,那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只见他上前,拜了三拜,说道:“启奏大王,商鞅最近在家里训练军队,大有谋反之象。”秦孝公回忆起了商鞅说的话,于是他寻思道:商鞅说过:“君主不能太宠信大臣。大臣的地位太尊贵,就会剥夺了国君的位子。就像后宫的嫔妃如果没有等级之分,就会乱了套;兄弟间不和睦,就会影响日后江山的稳定。”他自己说过的话,难道他自己忘了?不可能。我到底是该相信他,还是不该相信?

秦孝公站了起来,双手交叠在背后,徘徊着,环视着四周。忽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桌上还没批完的奏章。他一手抓起桌上的奏章,用另一只手从剑鞘里拔出剑来一削,削下两根竹篾来。他捏住了笔架上的一支笔,提起来,行云流水地分别书写了“有罪”和“无罪”两个字。他闭上了眼睛,拈了一支。第一次拈了“无罪”,他想再拈一次;第二次又拈了“无罪”,他还想再拈一次。他突然停住了,在心里默默地说:“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自己明明不信任商鞅,何必这样一次次地抓阄呢?商鞅有没有叛变,把他抓来问下不就明白了吗?”

秦孝公站了起来,对甘龙说:“好吧!来人,把商鞅压入天牢待审。”

又过了几天,一些皂隶突然降临在商鞅的府邸,把商鞅带走了。商鞅被捕入天牢。可他丝毫没有畏惧的神情。狱吏为了尽早交差,竟然用烧红的烙铁炙烤商鞅。一股青烟升起,向空中散去,一点一点地扩散开来。这是一种令人作呕的焦臭味。“咦~!”只见商鞅痛苦地蹙紧眉毛,眼睛缩成一条缝了,脸上表情痛苦而丰富。他的嘴角抽搐着,紧咬住嘴唇,坚强地不让自己叫声出来。

“招还是不招!”狱吏们狰狞地问道。

“不招!我什么都没做!”商鞅咬着牙答道。

“那你就慢慢享受吧!”狱吏狞笑起来。

狱吏们把商鞅倒吊起来,用皮鞭抽打着他。商鞅始终闭口不答。

甘龙听说商鞅在天牢里,立刻赶了过去。看见了商鞅的狼狈样,装作同情的样子,问道:“商君,你还好吧!怎么样啊!”

“你这个小人!”

“我向大王参了你一本,大王震怒,你这下完了,哈哈!”

“你等着,早晚你们这些邪恶势力都会被我铲除的。”

“是吗?”甘龙鄙夷地瞧了商鞅一眼,大摇大摆地走了。

商鞅买通了狱卒,向大王递上了诉冤状。

于是秦孝公召见了他。他说道:“臣实在冤枉。臣没有训练军队,而是训练仪仗。臣觉得,一位大良造出门不带仪仗,有辱国威。人家还以为我国贫穷,无钱置备仪仗呢!”

秦孝公转怒为喜了。他对商鞅和蔼地说:“爱卿,你做的对,做的好!”

商鞅又向秦孝公拜了一拜,打了个小报告:“大王,甘龙一直阻挠新法的实施,反对革新,按照新法,其罪当诛。”

秦孝公听了,脸上的怒气更重了。他的脸一直红到了脖子根,脸上青筋迸起,手上经络分明。转而气势汹汹地斥责甘龙。

“甘龙,有这事吗?!”

“微臣该死,欺君罔上,十恶不赦。”甘龙听闻,面如土色,磕头如捣蒜。他的心跳得厉害,血在耳朵里荡漾着。

秦孝公喝道:“甘龙,你以后不得干预新法的实行!退下!”

“诺。”

从此之后,甘宁晓得了商鞅的厉害,再也不敢诬陷商鞅了。

秦孝公死后,以甘龙和杜挚为首的贵族们复辟了。他们更是极力地排挤他,他们又故伎重演,诬告商鞅。秦惠王最初不相信,可是越听越像是真的。终于,秦惠王信了,认为商鞅在自己身边简直就是个极大的威胁,每天都得提心吊胆的。所以,秦惠王丝毫不容商鞅争辩,下令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闻,仓皇出逃。

浓雾笼罩着大地,一片白茫茫的。透过白茫茫的大雾,隐隐绰绰地可见点点暗绿色。少顷,云雾弥漫,扩散开来。云雾在升腾、在旋转、在翻飞、在跳跃,时而变为一头发怒的雄狮,时而又像一天翱翔的蛟龙。远处躲在云后的小山,碧簪螺髻,俊俏可爱。上大体是墨绿色的,但在这一片片的墨绿中,映出点点的新绿。那是春的颜色,那是生命的颜色。嫩枝吐出了新芽,骨朵儿也绽开了花。小鸟在枝头用清脆的嗓音吟着典雅的诗句。绚丽的金乌激扬起灿烂的光芒,轻抚着大地。小草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青翠的三叶草顶着的紫色的花冠,像是一串串张开的船帆。远处,“哒哒”的马蹄声和“萧吁”的马儿的嘶鸣声越来越近。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俊俏的脸上布满尘灰,腰间挂着空荡荡的破剑鞘,趴在马上,向前飞驰而去。再前方有一家农家客店,传来阵阵鸡叫声。他疲倦地打起精神,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向客店骑去,扣了扣虚掩的柴扉。那位农户开了门,向商鞅索要身份证明。可是商鞅仓皇地逃出来,忘了带凭证了。商鞅只好无奈地说:“没有带。你通融一下吧,先住在你这,几天时间就走。”可那农户不知道他就是商鞅,坚决地说:“商鞅有规定,不能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在家里,否则要‘连坐’的。”商鞅连忙解释道:“在下就是商鞅,你就让我住在这儿吧!”那位农户以为他是个疯子,用力把门一甩,不再搭理商鞅。商鞅悻悻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不久,商鞅被捕,判秋后车裂。

行刑的日子终于到了。商鞅从牢里被带了出来。只见他穿着囚徒的衣服,身上鞭痕累累,衣服又脏又破。他的花白的头发散散地束在脑后,手腕、脚腕早已被镣铐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他的眼眶青紫,眼睛像是一头发怒的狮子,看着让人心里发毛。顷刻,五辆刑车到齐了。只见他的头和手脚被套上了绳索,绳索的另一端挂在那些朝不同方向的刑车上。随着赶车人手中的扎鞭的响声,“啊”地一声惨叫划破天地。商鞅就这样受车裂而死,五马分尸。

当生命停息的那一刻,英雄的威名将长留青史。商鞅是死了,但他的变法运动,为大秦帝国的大一统,为古代的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国家,为如今中华民族的兴旺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毫不过分的说,没有了商鞅,秦国就没有未来,中华民族就没有希望。商鞅可谓真英雄也。正如王安石之赞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完)

福建省仙游县第一中学高二:林震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大秦的曙光_30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高一说明文:推荐一本书_800字

12-26 13:18

高一说明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_800字

12-26 14:58

高一说明文:雁荡山_800字

10-19 22:58

高一说明文:中国结_750字

12-27 13:45

高一说明文:闪电的奥秘_800字

01-03 15:56

高一说明文:低碳环保的绿色小城_800字

12-21 02:42

高一说明文:水晶是怎样结成的_750字

12-21 10:43

高一说明文:毛球修剪器为什么能修剪毛球_800字

10-19 07:41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