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论秦始皇给后人留下的错误印象_3000字

论秦始皇给后人留下的错误印象_3000字

初一作文 2023-03-31 17:06:24

说到秦始皇,人们习惯性的把他认做暴君;而秦皇所统治的秦朝,也几乎被人众口一致的指责为暴政。但是,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题记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战争击败敌国之后,千篇一律的做法都是将战败王室,将相用屠杀来予以摧毁,将战败国的百姓贬于奴隶的地位进行虐待和压榨。秦始皇会选用历史上普遍采取的残酷模式吗?有人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但,这是真的吗?

据《史记》记载,秦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对六国的王室进行屠杀灭族,也没有杀六国的大臣,将军和富豪,只是把他们迁往咸阳,“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我们再想一想,若秦皇杀人如麻,看不起战败国的平民百姓,那楚人刘邦为何可以做官?楚人萧何为何可以被朝廷提拔?楚人项羽为何行动自由?原因只有一个:秦始皇统治时期,实行的是宽松的仁政。

“统一全国,秦皇杀功臣”?

大将王翦是出了名的“足智多谋,战无不胜”,秦皇之所以能灭六国,完全是靠的王翦的军事胜利,可天下一旦太平,这种人就可怕了。王翦一旦反叛,没人能打得过他。君王生性多疑,怕的就是这一点,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免生后患。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越王勾践诛杀功臣文种,汉高祖刘邦诛杀诸侯王,朱元璋杀尽开国功臣……

可王翦很幸运,秦始皇不仅没有杀王翦,还奖励了王翦的儿孙。

一个被后人忽略的事实是:秦始皇没有杀任何一位开国功臣。这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不用解释就让人想到是针对读书人的。即把你书烧了,又把你人杀了。看到这四个字,自然会得出秦始皇痛恨读书人,从而要摧残文化,灭绝读书人的恐怖现象,但这留给我们的“现象”是不对的。

“焚书”意指焚烧书籍,人们会联想到禁锢思想,摧残文化。似乎无论什么情况下,焚书都是不对的。李斯在提议焚书时,理由是“今诸生不师今学而学古”,可这里的“诸生”并不是指读书人。秦皇时期,读书识字之人基本都是王公贵族的后人。直到后来,围绕在王公贵族(六国)周围的门生,门客阶层,便成为了当时的“诸生”。而所谓的“焚书”,是因为当时有人锲而不舍的提出分封诸侯国,好不容易才统治的天下,竟让又要分裂。秦始皇想让他们断了念头,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杀人,秦始皇却只是烧毁了他们的书籍。值得在意的几点是:1、烧毁的书是关于诸侯国的历史的。2、此举主要局限于咸阳。

“坑儒”,其实是“坑术”。大家都知道,秦皇是一个迷信的人,他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于是,卢生和侯生便主动请求。可是,研制不出“长生不老药”啊!怎么办?骗哇!他们拿着巨额的工钱,也没能找到奇药。秦皇很生气,因为他听到替他办事的人非法牟利的信息,然后就把这批贪污巨额的术士给坑杀了。多简单的一件事啊,可后人却以讹传讹,逐渐变成了坑杀读书人。本来挺公正的一件事,却让秦始皇背上了一个“暴君”的骂名。

如今的我们,得感谢始皇帝,若不是有一个统一的,庞大的国家,若不是有厚厚的万里城墙,或许我们的国家早就四分五裂,或许中国也随着古玛雅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在风中消散了。

——后记

论秦始皇给后人留下的错误印象

说到秦始皇,人们习惯性的把他认做暴君;而秦皇所统治的秦朝,也几乎被人众口一致的指责为暴政。但是,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题记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战争击败敌国之后,千篇一律的做法都是将战败王室,将相用屠杀来予以摧毁,将战败国的百姓贬于奴隶的地位进行虐待和压榨。秦始皇会选用历史上普遍采取的残酷模式吗?有人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但,这是真的吗?

据《史记》记载,秦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对六国的王室进行屠杀灭族,也没有杀六国的大臣,将军和富豪,只是把他们迁往咸阳,“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我们再想一想,若秦皇杀人如麻,看不起战败国的平民百姓,那楚人刘邦为何可以做官?楚人萧何为何可以被朝廷提拔?楚人项羽为何行动自由?原因只有一个:秦始皇统治时期,实行的是宽松的仁政。

“统一全国,秦皇杀功臣”?

大将王翦是出了名的“足智多谋,战无不胜”,秦皇之所以能灭六国,完全是靠的王翦的军事胜利,可天下一旦太平,这种人就可怕了。王翦一旦反叛,没人能打得过他。君王生性多疑,怕的就是这一点,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免生后患。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越王勾践诛杀功臣文种,汉高祖刘邦诛杀诸侯王,朱元璋杀尽开国功臣……

可王翦很幸运,秦始皇不仅没有杀王翦,还奖励了王翦的儿孙。

一个被后人忽略的事实是:秦始皇没有杀任何一位开国功臣。这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不用解释就让人想到是针对读书人的。即把你书烧了,又把你人杀了。看到这四个字,自然会得出秦始皇痛恨读书人,从而要摧残文化,灭绝读书人的恐怖现象,但这留给我们的“现象”是不对的。

“焚书”意指焚烧书籍,人们会联想到禁锢思想,摧残文化。似乎无论什么情况下,焚书都是不对的。李斯在提议焚书时,理由是“今诸生不师今学而学古”,可这里的“诸生”并不是指读书人。秦皇时期,读书识字之人基本都是王公贵族的后人。直到后来,围绕在王公贵族(六国)周围的门生,门客阶层,便成为了当时的“诸生”。而所谓的“焚书”,是因为当时有人锲而不舍的提出分封诸侯国,好不容易才统治的天下,竟让又要分裂。秦始皇想让他们断了念头,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杀人,秦始皇却只是烧毁了他们的书籍。值得在意的几点是:1、烧毁的书是关于诸侯国的历史的。2、此举主要局限于咸阳。

“坑儒”,其实是“坑术”。大家都知道,秦皇是一个迷信的人,他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于是,卢生和侯生便主动请求。可是,研制不出“长生不老药”啊!怎么办?骗哇!他们拿着巨额的工钱,也没能找到奇药。秦皇很生气,因为他听到替他办事的人非法牟利的信息,然后就把这批贪污巨额的术士给坑杀了。多简单的一件事啊,可后人却以讹传讹,逐渐变成了坑杀读书人。本来挺公正的一件事,却让秦始皇背上了一个“暴君”的骂名。

如今的我们,得感谢始皇帝,若不是有一个统一的,庞大的国家,若不是有厚厚的万里城墙,或许我们的国家早就四分五裂,或许中国也随着古玛雅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在风中消散了。

——后记

(注:详见程步先生的《真秦始皇》,在我们学生中很少有人知道这本书,所以我就简写了《真秦始皇》,希望可以改变大家对秦始皇的印象,别让明君变“暴君”)

    初一:董佩鑫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论秦始皇给后人留下的错误印象_30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初一叙事作文:我的校园生活_550字

10-17 07:56

初一叙事作文:那一幕,真让我愧疚_1200字

10-16 17:32

初一叙事作文:难忘的小学生活_550字

10-18 06:28

初一叙事作文:生活里的仪式感_800字

11-04 02:55

初一叙事作文:入学初体验_1000字

01-01 09:41

初一叙事作文:遇见_700字

11-07 07:06

初一叙事作文:慌乱_900字

11-07 07:35

初一叙事作文:这样的人让我感激_1200字

11-02 06:14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