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叶萧湖的玫瑰花瓣_1200字

叶萧湖的玫瑰花瓣_1200字

初一作文 2022-11-27 11:51:06

记得曾经听过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很简单,简单得就象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可是平凡的故事却总会给予我们最深的感动。

这是个美丽的水乡小镇,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又是一年的清明节,细雨蒙蒙地下着,为一切蒙上了一层白色的阴影,似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切的人,事,物都变得哀伤起来,怀念旧亲、旧友,回忆过往,留下淡淡的甜蜜。

在水乡小镇的叶萧湖畔,有一位白衣女子,手捧着玫瑰花瓣,静静地看着湖水的波澜,撒下鲜红的玫瑰花瓣,花瓣随着湖水的波澜流向远方……那个在纯真年代的浪漫故事,不知不觉地涌上心头。

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故事的女主角就是女子的奶奶,她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若熏。女子不知道也没见过奶奶年轻时的样子,但在母亲的描述中,她似乎能看到那个善良美丽的奶奶。女子的爷爷便是故事的男主角,爷爷的名字叫梧桐,因为他是在梧桐树开得最茂盛的时候出生的。若熏和梧桐从小一起长大,一种朦胧的情感早在两人的心中萌发,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青梅竹马。很自然的,他们在一起了,并有了一个幸福安逸的小家。美丽的水乡小镇时常穿来他们的欢声笑语。

也许是上天喜欢捉弄人吧,平静的湖水总会起波澜,梧桐去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了。离别之时,若熏和他来到叶萧湖,若熏告诉梧桐,她会永远等着他回来,永远。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她希望梧桐能为她在这儿撒满玫瑰花瓣,共同鉴定他们的爱情。梧桐坚定地点点头,留给若熏一个永远的背影。若熏强忍住泪水,呆呆地望着梧桐的背影,她要把这个背影永远记在心里。

若熏一直在等,一天,一个月,一年,两年……直到抗美援朝结束了!那天,她兴奋地来到湖边,等待着玫瑰花瓣撒满湖水,因为她坚信梧桐是不会失约的可是这一次,她错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梧桐也没有出现。那一天,她等了一整天,也哭了一整天。她找了千万个理由来支撑自己。

第一天,只是路上耽搁了吧,没事再等等

第二天。第二天,或许是和战友一起庆祝吧,没事,会回来的!

第三天,或许他要给我一个惊喜呢?

第四天,他会回来吗?

…………

就这样,她继续等待,几十年如一日。

可惜岁月没有给若熏带回梧桐,却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梧桐始终没有出现,知道若熏临死前,她才把这个故事告诉女子。若熏回忆着几十年前最后和梧桐分别的情景,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也许若熏不知道梧桐是活着还是死了,是抛弃了她,还是另有隐情。但是她却依旧在等待。女子在以后每年的清明节,都会独自一人来到叶萧湖畔,撒下玫瑰花瓣,因为她相信,假如有一天,她的爷爷回来了,也一定会这样做,因为他们都是这样的爱她的奶奶。

听后,如今,泪已沾裳。或许在现在的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爱情了,那么希望我们能在心里的某一个角落,为这样的感动留一个地方默默品味。

 

评论 (1)

剩余300

匿名同学 1天前

叶萧湖的玫瑰花瓣_1200字这篇作文挺好的,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感谢。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英文作文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升初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一作文 话题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单元作文 初二上册单元作文 初二下册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单元作文 初三下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一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二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三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四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五册单元作文 高中第六册单元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考场素材 名言警句 好词好句 优美段落 成语故事 哲理故事 名人故事 时事论据 历史典故 写作方法 经验交流 文学常识 心情描写 写作基础 考试写作指导 自然作文 热点作文 情感作文 事件作文 励志作文 热门话题作文 人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天气描写
最近更新

初一日记作文:小狗_600字

10-30 01:07

初一日记作文:孝顺(三)_500字

12-11 07:25

初一日记作文:孝顺(二)_500字

12-13 04:07

初一日记作文:孝顺_500字

10-30 04:34

初一日记作文:晨跑_450字

10-30 07:30

初一日记作文:美丽的一天_300字

10-29 21:19

初一日记作文:快乐的一天_300字

01-03 19:05

初一日记作文:捉虾_550字

12-21 18:13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